極客網(wǎng)·芯片7月17日 當?shù)聡闶凵?Mindfactory 第 28 周的銷售數(shù)據(jù)曝光時,整個 CPU 行業(yè)都嗅到了危機的味道:AMD 以 1725 臺的銷量將英特爾的 140 臺遠遠甩在身后,12 倍的差距不僅創(chuàng)下兩家公司在歐洲市場的銷量極值,更揭示了 x86 處理器江湖正在發(fā)生的結構性變革。
94% 份額背后:AMD 的全平臺碾壓
數(shù)據(jù)顯示,AMD 在德國市場的統(tǒng)治力已滲透到每個細分維度,92.49% 的銷量份額意味著每賣出 100 顆 CPU,就有 92 顆印著 “Ryzen” 標識;93.77% 的收入占比更證明其溢價能力 —— 311 歐元的平均售價(ASP)比英特爾高出 22%。
這種碾壓式優(yōu)勢在平臺層面尤為刺眼。AMD 僅 AM5 平臺就售出 1305 臺,單獨拎出來已接近英特爾全系銷量的 10 倍;更老的 AM4 平臺仍貢獻 420 臺銷量,相當于英特爾所有產品線的 3 倍。反觀英特爾,其最新的 LGA 1851 接口處理器僅賣出 20 臺,還不及 AMD 一款退市老型號的零頭。
銷量榜前 20 名的席位分布更具羞辱性,英特爾僅有酷睿 Ultra 7 265K 一款產品勉強擠入,排名墊底;而 AMD 的銳龍 7 9800X3D 單周售出 460 臺,相當于英特爾全系銷量的 3 倍多。這種 “一家獨大” 的格局,在 x86 處理器近 30 年的歷史中極為罕見。
英特爾的三重潰?。寒a品、策略與生態(tài)
英特爾的滑坡絕非偶然。從產品端看,其最新 Arrow Lake 架構處理器未能延續(xù) “擠牙膏” 式升級的慣性,10nm 工藝的能效比優(yōu)勢在 AMD 的 3D V-Cache 面前蕩然無存。德國 DIY 用戶反饋顯示,同功耗下銳龍 7 9800X3D 的游戲幀率比酷睿 Ultra 7 高出 15%-20%,而價格僅貴 5%。
策略層面的保守加速了頹勢。當 AMD 果斷推進 AM5 平臺的 PCIe 5.0 和 DDR5 支持時,英特爾仍在 LGA 1700 平臺上 “縫縫補補”,導致用戶升級成本居高不下。Mindfactory 的銷售數(shù)據(jù)顯示,選擇英特爾平臺的用戶中,有 68% 是因為 “舊主板兼容性” 而非產品本身吸引力。
生態(tài)護城河的崩塌則更為致命。過去依賴的 OEM 合作優(yōu)勢正在瓦解:聯(lián)想、惠普等廠商的德國官網(wǎng)數(shù)據(jù)顯示,搭載 AMD 處理器的游戲本占比已達 63%,遠超英特爾的 37%。就連服務器市場,AMD EPYC 處理器的份額也從 2020 年的 5% 飆升至 2025 年的 38%,直接沖擊英特爾的利潤核心。
x86 霸權終結?歐洲市場的風向意義
德國市場的風向標價值不容忽視。作為歐洲最大的 DIY 電腦市場,其用戶以專業(yè)度高、決策理性著稱,消費行為往往預示全球趨勢。2017 年 AMD 銳龍系列正是從德國市場率先突破,最終引發(fā)全球范圍內的份額反轉。
如今的 12 倍差距,可能標志著 x86 處理器市場進入 “后英特爾時代”。AMD 不僅在消費級市場站穩(wěn)腳跟,更在數(shù)據(jù)中心、嵌入式等高端領域持續(xù)施壓。英特爾若不能在下一代架構中拿出顛覆性創(chuàng)新,其壟斷了 40 年的 x86 王座,或將在歐洲市場的寒意中加速傾頹。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這種競爭格局無疑是利好。有報告顯示,AMD 的持續(xù)領跑已迫使英特爾將中端處理器價格下調 12%。當然對整個行業(yè)來說,一個時代的落幕總是伴隨著陣痛——當 “英特爾 Inside” 的貼紙不再是銷量保證,PC 產業(yè)的游戲規(guī)則,或許將迎來真正的改寫。
- 英特爾CPU在德遇冷:周銷量僅為AMD十二分之一,x86王座搖搖欲墜
- 黃仁勛興奮宣布?美國解禁H20芯片 EDA解禁后又一大動作
- “第二代HBM”SOCAMM內存模塊起勢 傳英偉達今年將在AI產品中部署80萬個
- HID助力新華金融廣場門禁系統(tǒng)“無感”升級,實現(xiàn)安全性和便利性雙提升
- 英偉達市值登頂背后:從萬億美元到四萬億,只花了兩年多時間
- 普華永道發(fā)出預警:全球芯片產業(yè)面臨銅供應危機,未來10年32%產能或中斷
- 三星電子晶圓代工部門業(yè)績慘淡,上半年獎金歸零
- 客戶難尋致計劃生變 三星推遲美國芯片工廠完工
- 三大EDA巨頭證實美國已解除對華芯片設計軟件限制
- 2納米芯片下半年駕到 傳臺積電良率遠超對手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