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汽車預言家)
3月28日,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雙方正式簽約組建合資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共同運營smart品牌。戴姆勒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蔡澈對于此次簽約以及smart品牌選擇在中國發(fā)展做出三點期待:
蔡澈對smart的三點期待:立足中國 不重復老路 共享代替擁有
一:立足中國,蔡澈表示,作為精品化的小車,未來smart的未來在中國。戴姆勒將和吉利雙方共同組建全球性合資公司,而且這家公司的總部將位于中國。
與此同時,smart未來生產主要基地在中國,現(xiàn)有smart工廠就地轉場,生產奔馳品牌電動車。今年年底停產傳統(tǒng)燃油版smart,待中國新工廠投產后,海外smart工廠將停產電動版smart,雙方將實現(xiàn)生產無縫對接。預計2022年投放全球市場。
二:不重復走老路。蔡澈認為,從發(fā)展角度而言,smart過去多年的發(fā)展并不算成功,盡管全球已經有超過200萬客戶選擇了smart產品,但是和吉利的合作中,smart在未來也不會簡單地繼續(xù)重復過去20年所走過的路。
smart品牌作為電動出行領域的先行者。smart自誕生之初就被規(guī)劃為一個純電動品牌。作為戴姆勒“瞰思未來(C.A.S.E。)戰(zhàn)略”的支柱之一,“電力驅動”促使smart成為了歐洲市場首款量產電動汽車,并獲得廣泛認可。也正因如此,戴姆勒決定將smart轉型為純電動汽車品牌。如今在蔡澈看來,smart在中國發(fā)力電動未來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吉利一直矢志于推動旗下國際化產品陣容的電動化進程,這與戴姆勒的愿景不謀而合。
在蔡澈看來,小小的smart的內涵深處一直都蘊含著多種多樣的可能性,等待吉利和戴姆勒一起去繼續(xù)發(fā)掘。這就是為什么戴姆勒想與吉利一起嘗試一個新的方向,而這個新的方向將與smart的品牌完美契合。
三:共享代替擁有。蔡澈表示,“共享代替擁有”已經成為時下的另一種潮流。憑借“即行car2go”和smart,戴姆勒成為了第一家提供自由流動式汽車共享系統(tǒng)的公司,并在2008年推出了“即行car2go”的試點項目。
蔡澈表示,戴姆勒和寶馬集團正展開合作,在共享出行領域進行持續(xù)地探索。戴姆勒和吉利都相信,未來的城市出行對于無縫連接的高端出行服務的需求很大;也是基于對這種理念的認同,戴姆勒還和吉利共同組建了一個提供高端出行服務的合資公司。
未來,大部分消費者也將以共享的形式享受到smart的優(yōu)質服務。
(責編:陶璇)
- 剛剛,極氪宣布:7月9日,重大技術發(fā)布!
- 巴西工廠首車下線!比亞迪全球化戰(zhàn)略邁入新階段
- 冠軍之選!趙心童成為騰勢Z9GT車主暨全球代言人
- 極氪智駕團隊贏得Argoverse2 2025場景挖掘挑戰(zhàn)賽世界冠軍
- 漢L唐L實現(xiàn)兆瓦閃充油電同速,超級e平臺刷新純電技術標準
- 法國監(jiān)管要求特斯拉FSD停止欺詐宣傳,否則每日罰款5萬歐元
- 每4輛新能源公務車就有1輛是比亞迪,比亞迪憑啥成為公務車首選?
- 特斯拉以商業(yè)機密之名,拒絕向NHTSA公開Robotaxi安全性細節(jié)
- 百度Apollo向北京工商大學捐贈自動駕駛車輛:攜手推動交叉學科人才培養(yǎng)
- 全球新能源汽車持續(xù)高增長:5月銷量160萬輛,中國單月銷量破百萬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