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ry-On模式在中國能否成功?

交一副眼鏡框架錢后,5副眼鏡送上門供顧客試戴,5天后留下自己喜歡的一款,剩下的對方上門回收并贈送一對鏡片。聽起來很夸張的事,其實是國內眼鏡業(yè)的垂直電商“可得眼鏡網”最近正在推的一項新服務:“在家試戴、5選最愛”。這個網站希望通過該服務,解決中國用戶網絡配鏡帶來的無法試戴、驗光等問題,把網絡配鏡服務推廣開來。

成功的“試戴”模式

“可得眼鏡網”是國內最大的網上眼鏡商城,根據(jù)2013年其合并艾視網時發(fā)布的有關數(shù)據(jù),它的眼鏡網絡銷量已連續(xù)六年全國第一,市場份額保守估計超過65%。而此次推出的試戴服務,在國內也屬首創(chuàng),稱得上是眼鏡業(yè)在服務方式上的突破。但是,對于這種“試戴”銷售模式能否在中國行得通,還是值得考量的。

首先,這種送貨上門的試戴,之后還要上門接受退貨,看起來運營成本似乎過高,如果長期這么做下去,電商網站是否承擔得起?其次,消費者可能很挑剔,如果5副眼鏡都不滿意而退貨,服務就白做了,這也是經營風險;再者,還有誠信問題,顧客如果把五幅眼鏡都昧起來怎么辦?

可得眼鏡網選擇推廣試戴服務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這種商業(yè)模式已經在美國被證明是成立的??傻醚坨R網的參照對象是美國眼鏡業(yè)垂直電商Warby Parker。Warby Parker在2011年成立,兩年市值就達到1億美元,顛覆了美國眼鏡銷售長期被連鎖店壟斷的面貌。通過與廠商直接合作在網絡上銷售,Warby Parker首先用95美元這個傳統(tǒng)零售1/5的價格迅速搶占市場,此前通常在美國配一副最普通的眼鏡也要花300美元,稍微好點則要在600美元以上;同時,Warby Parker采用的免費試戴、滿意后付款的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Home Try-On”也獲得成功。“Home Try-On”就是讓消費者們在Warby Parker上挑5款眼鏡之后,可以免費試戴5天,滿意后再付款,其他不滿意的由廠家上門回收。對顧客來說,這是零風險的承諾,能大大增加消費者對網站的好感和信任度。而且在試戴期間,人們必然會向自己的社交圈咨詢意見,便無形中就又給Warby Parker做了口碑推廣。2013年底,本來不差錢的Warby Parker又獲得一筆6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這證明了投資界對其的看好程度。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盡管可得眼鏡網的“在家試戴”服務并非異想天開,而是借鑒成功,是踐行可行的商業(yè)邏輯。但是,美國的商業(yè)環(huán)境畢竟與中國不同,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洋辦法會不會遭遇“水土不服”呢?

改變網上配鏡

樂淘網CEO畢勝幾年前曾在網上吐槽國外電商模式遭遇中國式消費的尷尬結局:當看上同樣一款東西兩個網站都有的時候,一些國內消費者會選擇貨到付款,兩個都訂,哪個先到要哪個,把剩下的那個退回去。畢勝透露“有大批這樣的用戶”,某年賣掉了100萬雙鞋子,“有10萬人是干這個事的”;還有種用戶是買了鞋子回去穿一個月,在質保期內時說穿著不合適要退貨;也有用戶故意損壞商品,在到了保質期前又將商品退回。這些都讓網站遭遇不小的損失??傻醚坨R網會否也陷入類似的麻煩?

對付誠信問題,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盡量提供更精細的服務,最大限度打動用戶,盡量提升交易成功率,減少其退貨選擇--讓他們提起退貨來都不好意思。

可得眼鏡網是這么做的,能否成功還需市場檢驗:首先“在家試戴”服務是針對框架眼鏡用戶推出的。與隱形眼鏡相比,框架眼鏡在的網絡銷售難度要大許多。因為框架眼鏡并不是非常標準的產品,消費者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臉型、氣質和喜好等進行選型,常常不得不跑很多門店,非常麻煩,但如果能在網上挑選并試戴,就方便多了。至少市場真實存在這樣的需求。其次,“在家試戴”服務增加了配鏡程序,而且還將免費提供一副鏡片,既滿足了消費者的要求還施以優(yōu)惠,能大大促升交易的成功率。另外,可得眼鏡網還將“在家試戴”服務與其早前推出的“克隆眼鏡”服務相結合,不清楚度數(shù)的用戶可以將其配戴舒適的舊眼鏡一道寄回,可得眼鏡網會據(jù)此測量并復制出眼鏡的光度。

從選到試再到配,消費者能得到全程的上門服務,只要切身感受到其便捷和實用,人們會很快接受這種配鏡方式。目前中國的網購業(yè)已經很發(fā)達了,大眾的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相當強,同時互聯(lián)網上的口碑效應非常明顯,種種因素都可能刺激這種網上配鏡新模式的普及。不難想象,就像Warby Parker讓美國人從跑門店改到上網配眼鏡一樣,中國人也會很快習慣從此在網上解決眼鏡的問題,屆時整個眼鏡行業(yè)傳統(tǒng)的營銷體系及渠道都不得不迎合這樣的變化。從中國電子商務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可以看出,互聯(lián)網營銷重口碑、重服務的特質鮮明,消費者有更多“主權”,而誰能夠支撐起消費主權,誰就將能掌握一個行業(yè)的話語權。

根據(jù)統(tǒng)計,中國約有3億人配戴眼鏡,按每3年更新一副計算,每年的市場需求量就達1億副。但目前中國眼鏡業(yè)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暴利行業(yè),有這樣一段順口溜:“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笨梢娛袌龅幕靵y程度,客觀說,在這種背景下,可得眼鏡網用試戴這種公開透明的方法,還是能夠讓消費者感到放心,形成良好互動和口碑的。只要具備豐富的鏡架款式、遠低于線下的價格、方便快速的服務,再加上“選購配一體”的購物流程,擁有依照國內用戶習慣量身定制的配鏡模式,不但有可能使“Home Try-On”在中國跨過誠信陷阱,而且有希望在將來擔起行業(yè)先鋒的責任。

而且,以眼鏡行業(yè)的高利潤程度,也能cover不少誠信所帶來的成本損失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Warby Parker在美國打穿暴利,打破行業(yè)潛規(guī)則,靠的正是中國的眼鏡廠商。全球高檔眼鏡品牌的最大生產基地正是中國的深圳橫崗,年總產量超過1億副,總產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產品95%出口到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他廣東東莞、福建廈門、江蘇丹陽等地,也都有龐大的眼鏡生產基地。有這么豐厚的“底蘊”,“Home Try-On”模式如果還不能成功復制,那只能說是本土眼鏡垂直電商太無能而且對不起消費者了。

附:

可得眼鏡網的“在家試戴”服務分為四個步驟:

步驟一:用戶在該服務指定頁面,選擇自己喜歡的五副眼鏡,支付1副框架的錢后等待可得發(fā)貨。

步驟二:收到選擇的五副眼鏡后,用戶可在家中試戴,試戴期限為5天。

步驟三:試用期后,可得眼鏡的快遞員會在與用戶聯(lián)系后上門取件。

步驟四:可得眼鏡網在收到用戶退回的眼鏡后,將贈送鏡片一對。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4-03-17
Home Try-On模式在中國能否成功?
交一副眼鏡框架錢后,5副眼鏡送上門供顧客試戴,5天后留下自己喜歡的一款,剩下的對方上門回收并贈送一對鏡片。聽起來很夸張的事,其實是國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