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年味若隱若現。近日,中國鐵路官方宣布,2020年春運火車票于12月12日開始發(fā)售,這意味著一年一度的春運搶票大戰(zhàn)拉開了序幕。
面對即將來襲的“人類大遷徙”,鐵路部門同往年一樣,增加了春運列車車次、延長購票業(yè)務辦理時間、啟用電子客票,為旅客春運出行提供運力保障的同時,從購票、檢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升級春運服務,滿足旅客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
在人力和科技的加持下,如今的春運,無論是出行工具、出行環(huán)境,還是服務效率、服務質量,都悄然發(fā)生了質的巨變。
春運的巨變
從1949年至今,春運已經走過快速變遷的70個年頭。最直觀的改變是,在互聯(lián)網科技的助力下,春運中徹夜排隊買票的現象,退出歷史舞臺;春運出行不需跋山涉水、不再舟車勞頓,旅途變得便捷、迅速、從容。曾經讓人談之色變的春運旅途,展現出了不一樣的高效率、高水平。
出行方式變得多樣。70年前,我國交通工具匱乏,春節(jié)期間旅客想走親訪友難、在外游子想回家過年也難,緩慢擁擠的綠皮火車幾乎是一代人的噩夢。70年后的今天,我國航空、鐵路、公路、水路,路路通順,已形成多種運輸方式齊頭并進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旅客可以自主選擇便捷、舒適的交通工具出行,100公里以內的路程一天即可往返,走親訪友和回家都變得容易了。
出行效率變得高效。眾所周知,春運是全球最大的人口遷移活動(預計2020年春運客流量將達到36億人次),而購票環(huán)節(jié)是考驗春運服務效率的第一大關。從以往的,在售票廳徹夜排隊買票、找黃牛買票到手機一鍵購票,購票渠道的升級,極大縮短了出行時間,提高了出行的效率。與此同時,電子客票替換紙質車票,智能刷臉進站取代人工檢票,人工環(huán)節(jié)的減少,也讓出行效率更高了。
出行服務變得智能。早年間,旅客想要購買一張車票,需要打電話查詢車次信息,有時會因為查詢人數過多而錯過訂票時間,這種車次信息流通滯后的情況,在假期節(jié)日中最為凸顯。而今,全國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體系已構建完成,旅客通過手機即可查詢車次信息。除了信息透明之外,輪船、飛機、動車等交通工具幾乎覆蓋了免費WIFI,還配備了服務機器人、智能售貨柜等智能服務設備,為旅客提供舒適的旅途環(huán)境。
出行方式的改變、出行效率的改變、出行服務的改變……春運的巨變,為“走得了”、“走得好”的民生期待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也凸顯了“流動中國”快速發(fā)展的力量。
春運巨變背后的科技巨變
從紙質車票到電子客票、從人工檢票到刷臉驗證,出行與科技的融合發(fā)展,勾勒出70年的春運變遷。而這個70年春運之變,則見證了流動中國的發(fā)展和進步。
從春運的巨變,我們可以發(fā)現,流動中國的飛速發(fā)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與推動。
一方面,科技的深度融入,加快了網上購票、電子客票乘車的普及,讓春運變得便捷化、高效化。對于春運期間出行的旅客來說,旅途的便捷性、舒適度十分重要,而隨著互聯(lián)網科技全面融入出行市場,人們開始將“走得好”寄托于出行中的高科技手段。例如:足不出戶,手機一鍵即可買到車票、憑借有效身份證件或電子客票憑證即可乘車,無需排隊取票等等。
另一方面,國內各大車站,機器人問詢服務、人臉識別刷驗證、智能售貨柜等智能出行服務功能的開設,進一步優(yōu)化出行效率,提升出行服務品質。
車站外,旅客通過人臉識別功能,快速驗證進入車站;車站內,服務機器人為旅客解答發(fā)車時間、購票信息、更換車次等問題;智能售貨柜,為旅客提供零食小吃、飲料甚至藥品。在車站各個環(huán)節(jié),使用智能化手段,大大提高了旅客通行速度并減輕了車站工作人員的壓力。
借助互聯(lián)網科技的力量,春運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得到了增強。此外,更重要的是“AI+安防”的應用,讓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
一來,安防、巡邏機器人的一一實踐,推動了春運安保服務的升級,同時降低安保的人工成本。近幾年,廣州車展、西安車站等人流量多的車站,開始使用巡邏機器人來協(xié)助安?;顒拥恼_M行。而安保機器人則可以在惡劣的天氣環(huán)境下,24小時值守檢,也可以排查車站里的安全隱患,預防火災等問題的發(fā)生。
二來,AI安防監(jiān)測的應用,真正實現了車站人流的實時監(jiān)控、數據分析及安全預警,確保了旅客的出行安全。目前,國內各大車站里,除了傳統(tǒng)的武警24小時輪班巡控之外,紛紛安上了AI安防監(jiān)控設備。
基于AI機器視覺、大數據平臺智能分析等技術,各大車站可以通過視頻監(jiān)控采集人流圖像,而后運用智能分析系統(tǒng),對不同區(qū)域的人流數據進行分析,以此來為春運人流的指揮和布控提供數據輔助,有效的預防擁擠踩踏事件的發(fā)生。
從優(yōu)化旅客購票系統(tǒng),到智能化候車服務,再到機器人部署、增加AI安防監(jiān)控等春運安防保障,科技滲透到了春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未來,在大數據、人工智能,5G技術的深入應用下,我國交通運輸領域還將大范圍的出現,自動駕駛車輛、超高速軌道列車、無人機、智能船舶等新一代智能交通工具。屆時,科技將全面覆蓋出行工具、出行服務、出行安防等各個交通環(huán)節(jié)。
春運的巨變包含了時代的改變、科技的進步,凸顯了流動中國的發(fā)展。春運70年即將過去,未來還有80年、90年、100年……春運在延續(xù),而這份延續(xù)的背后是游子們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春運的“不變”:對“團圓”的期許
幾十年來,萬物突變,出行工具不斷更新、科技研發(fā)日新月異,不變的是一代代游子回家的初心。
春節(jié)是舉家歡慶、合家團圓的日子。無論回家的路途有多遙遠、行程有多艱辛,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要在春節(jié)假期與家人團聚。也正是13億人對“團圓”期許,促使流動中國快速發(fā)展,并逐漸強大。
每一次春節(jié)回鄉(xiāng),無論是從北到南的長途飛行,還是汽車轉動車、轉地鐵、轉大巴的繁瑣旅程,都消減不了思鄉(xiāng)情感,化不去對家鄉(xiāng)的“依戀”。數十年前,春運之路坎坷、擁擠、艱辛,也沒能阻擋游子回鄉(xiāng)的步伐;更別說現在的春運旅途,交通便利、服務品質高、安全有保障。在2020年,短短的30天春運時間里,我們又將見證13億中國人啟程回家。
可以說,春運工具的改變、服務的改變、效率的改變,是十幾億“一定要回家過年”的中國人奮斗的結果?;丶疫^年是國人深入骨髓的執(zhí)著,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節(jié)慶習俗延續(xù)的表現。在這個特殊的節(jié)點,所有的困難都可以被國人克服。
例如:因為春節(jié)人流過多、交通壓力大,所以春運工具越來越多,得以施行分流;因為車站擁擠,人們回家旅途耗費的時間過長,所以推出電子客票,讓出行效率越來越高;為了確保每一個中華兒女安全到家,過一個團圓年,所以出行安全措施越來越齊全……
總而言之,無論是以往在人山人海中等待購票、在擁擠中度過旅途,還是如今一鍵即可購票、快速刷臉進站,并在安全衛(wèi)生的出行環(huán)境里享受旅途,這些旅途方式變化和感受的產生,都源于對親人們揮之不去的思念。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fā)新華網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2025上半年電視行業(yè): 國補“治標”,創(chuàng)新“治本”丨智能硬件觀察
- 凈水器大戰(zhàn),2025轉向“冰塊自由”丨智能硬件觀察
- 2025H1小家電冰火兩重天:蘇泊爾穩(wěn)坐C位,九陽小熊為何跌跌不休?
- 太炸裂 國產機器狗踹飛老美十年紀錄
- 三星Galaxy Z Fold7:多維度突破,折疊旗艦新標桿
- 新茶飲下半場:喜茶不拼價格拼“符號”,“毫米級換標”是張什么牌?
- 阿里500億補貼偷襲,美團1.2億單反擊,京東怎么樣了?
- 胡漢三回來了,韓國車表示貼得起中國市場,他們燒死的時刻到了
- 殲20逼走F35,代表的是新體系趕超舊體系,技術的重大變革
- 劉興亮 | 山西方言中的萬能字:圪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