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小米與中國移動聯(lián)手,共同發(fā)布了紅米Note 4,這也是兩家公司第三次大規(guī)模的新品合作,此前的兩次合作都曾經創(chuàng)下了銷售紀錄:
2013年:小米與中國移動聯(lián)合發(fā)布紅米1,該款手機的總銷量達到2207萬臺;
2015年:小米與中國移動再次合作并發(fā)布紅米Note,這款手機的總銷量達到2753萬臺。
從過去兩次的戰(zhàn)績可以看出,小米與中國移動的合作效果很不錯。因此,中國移動對于雙方的第三次握手寄予了厚望,出席發(fā)布會的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慧鏑表示:“紅米Note 4的上市將是中國移動與小米公司合作的新起點,我們希望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力爭年內銷售超過3000萬臺包括紅米Note 4在內的小米手機產品?!?/p>
中國移動為什么如此看好紅米Note 4呢?首先還是因為產品很不錯。紅米Note 4使用了全金屬一體化成型工藝、將一整塊鋁合金通過30多道工序雕琢成一體化全金屬機身,表面由上而下呈現統(tǒng)一的金屬光澤,然后經由納米級陶瓷噴砂工藝和高溫打磨,讓紅米Note 4的握感柔滑如絲。此外,紅米Note 4還配備了2.5D弧面玻璃,相比普通的平面玻璃更加晶瑩通透,并采用了9道鉆石切割,為手機四邊、鏡頭邊緣、指紋解鎖等位置都勾勒出閃耀的亮邊,甚至開機鍵、雙色溫閃光燈邊緣也經過細致的處理??傊?,紅米Note 4算得上是顏值最高的紅米手機。
此外,紅米Note 4配備了X20十核旗艦處理器、4100mAh大電池,同時搭載全新的MIUI 8系統(tǒng),讓手機分身、應用雙開等神奇的功能成為現實。最后定的價格是紅米Note 4的16GB存儲版售價899元,64GB存儲版售價1199元。從價格來看,也是非常有競爭優(yōu)勢的。
那么,中國移動將如何銷售紅米Note 4呢?據了解,紅米Note 4將由中國移動終端公司代理,并在中國移動旗下超過兩萬家營業(yè)廳同步發(fā)售。與此同時,中移動還將整合遍布全國各地的社會渠道門店,讓消費者可以方便地在實體渠道購買到這款產品。
李慧鏑透露,今年中國移動將聯(lián)合十大手機廠商,在年內推出10-15款精品手機,共同開展全網統(tǒng)一營銷活動。中國移動將在旗下的各個平臺開展市場傳播,同時將投入包括話費、流量在內的促銷資源。
在中國移動的強力推動下,小米在今年下半年有望強力反彈,守住中國市場前5強的位置,而從這次合作也可以看出小米對于線下市場的重視。
其實,從2011年8月發(fā)布第一款小米手機到現在,小米從來都是線上和線下兩條腿走路。當年米1之所以一炮走紅,也是因為當年中國聯(lián)通旗下的終端公司——聯(lián)通華盛支持了一把,幫助小米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打開了市場。
此后,小米雖然強調自己官方只做線上銷售,但是由于小米手機的性價比很高,在線下同樣非常受歡迎,因此無論是運營商的營業(yè)廳還是手機渠道商的門店都非常愿意賣小米手機,因為每部小米手機可以加價200-300元,利潤相當可觀。因此,前年就有位業(yè)內人士告訴老冀,其實小米有一半的銷量是通過線下完成的。
不過最近幾年形勢有了些變化。由于其他手機品牌的奮起直追,小米手機不再能夠獨領風騷,再加上沒有著力拓展線下渠道,致使小米手機的線下占比出現了大幅度萎縮:根據賽諾的統(tǒng)計,去年第2季度小米手機的線下銷量占比還有43%,到了今年第2季度的占比只有26%。
再看線下市場各大價位段的情況:今年1月1000-1499元價位段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是3.79%,排在第7位,而到了7月已經被擠出了前7名;今年1月700-999元價位段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為6.7%,而到了7月則下降為5.1%。這次發(fā)布的紅米Note 4一共有兩種配置,價格分別定在899元和1199元,就是為了奪回在以上兩個價位段的王者地位。
此外,小米如何才能在線下渠道打一場翻身仗?
目前來看,第一個辦法就是自建品牌連鎖店“小米之家”,目前已經開了27家,年底要達到50家,明年建成200家。不過,這對于小米手機銷量和銷售額的提升仍然很有限。就算每家“小米之家”的年銷售額都能夠達到1億元,今年最多也就能貢獻50億元的銷售額。要知道,2014年小米的年銷售額可是743億元。
拓展線下的另一個辦法就是找渠道合作。由于特殊的業(yè)務模式,這對于小米就是個很大的難題了。由于小米手機一直主打性價比,本來線上渠道的利潤空間就極為有限。小米走線下渠道的話,不可能像OPPO和VIVO那樣給渠道商一個很大的折扣價——據了解,像迪信通這樣的手機零售巨頭從小米手中拿到的批發(fā)價,僅僅比小米網的售價低10元。如果不能夠借助受歡迎的新品加價賣出去,根本就賺不到錢。
而如果小米走運營商渠道,則能夠很好地消化這個難題:運營商可以將手機和服務捆綁起來,通過流量經營把錢賺回來。
因此,加強與運營商的合作,仍然是小米完善線下布局的重要一步。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