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縱深重構供應鏈,看國聯股份增長邏輯

日前,億邦動力探訪國聯股份合作的云工廠仙桃中星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中星電子)。國聯股份正在通過為云工廠數字化賦能,重構鈦產業(yè)供應鏈條,在實現自身高速增長的同時,幫助企業(yè)提高產能,節(jié)能增收,使得云工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技術研發(fā)中。

01 從縱深重構供應鏈:搭建云工廠

鈦產業(yè)鏈條是從含鈦原始礦開始,到鈦中礦、鈦精礦再到四氯化鈦,四氯化鈦可以制備涂料中的重要原料——鈦白粉以及鈦合金、鈦材的重要原料——海綿鈦。國聯股份按照鈦產業(yè)鏈的發(fā)展,單品突破后向上下游延伸。

原石礦和鈦中礦中含有的金紅石價格遠高于鈦精礦,于是,國聯股份在尋找金紅石客戶時鎖定中星電子。中星電子是一家以金紅石為原料,用氯化法生產四氯化鈦、二氧化鈦等基礎鈦化物的企業(yè),其下游的客戶主要是從事海綿鈦、鈦合金、珠光顏料的生產加工工廠,正好符合涂多多形成產業(yè)鏈條的運營需求。

鈦產業(yè)鏈條下游成本高低基本取決于生產四氯化鈦的成本,因此四氯化鈦制造是核心環(huán)節(jié)。

一開始中星電子和國聯股份的合作僅僅是交易,國聯股份作為供貨商為中星電子提供紅金石原材料。國聯股份通過實體交易與產業(yè)鏈運營,升級符合企業(yè)需求的核心功能,主打“輕量化”賦能。這與中星的發(fā)展需求十分契合,在合作過程中,隨著彼此逐步了解工藝及優(yōu)勢,國聯股份與中星電子決定深度合作,為中星電子進行數字化賦能,中星電子成為國聯股份在鈦產業(yè)鏈上的首家數字化云工廠。

雙方目前的合作方式為:國聯股份在下游收集訂單交付給中星電子,中星電子結合自己的其余客戶需求制定生產計劃,再由國聯股份旗下的涂多多平臺依計劃提供原料。原材料供應不需中星電子預付,訂單的生產周期為6-8小時,出貨后涂多多直接運走,每周一、三、五核算利潤,國聯股份會先將利潤支付給中星電子,等額部分雙方將在半個月、一個月甚至一個季度內平賬。

在與中星電子的合作中,國聯股份的利潤來自中星電子支付的交易盈利分傭和數字化技術服務費。據中星電子董事長趙忠友透露,去年中星電子已共向國聯股份支付數百萬元,合作共贏。

國聯股份主打“零庫存管理”, 通過平臺縮短貿易鏈,并串聯上下游,提升供貨穩(wěn)定性、產能釋放攤薄固定成本、減少資金占用?!拔覀兾磥淼脑O想是將整條產業(yè)鏈形成閉環(huán),投入一筆錢到某家云工廠,完成整條產業(yè)鏈上的生產活動?!眹摴煞萃慷喽噔伄a業(yè)鏈負責人王斐說。

02 數字化為云工廠釋放活力

趙中友稱,早期公司通過分散采購的形式購買原材料,工廠倉庫積壓的原材料無法快速變現,因而無形之中增加成本。此外,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大,漲價時原材料的供給難以得到滿足。

兩家公司從買賣交易發(fā)展到深度供應鏈合作后,中星電子的情況發(fā)生了變化。

目前,中星電子核心原材料金紅石和煅后焦全部通過涂多多采購,不僅獲得更優(yōu)惠的價格,而且不必積壓原材料;同時,中星電子銷往國聯股份的產品比重在90%以上,采銷方面只需2人與國聯股份對接,節(jié)省人力成本。

此外,中星電子能夠將更多精力放在技術研發(fā)上。目前,中星電子完成氯化法的技術創(chuàng)新,用含鈦量50%的鈦原料進行加工,比之前所用原料純度低38%左右,以最終產品四氯化鈦計量,每噸節(jié)約成本約2000元。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能耗環(huán)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國聯股份幫助中星電子進行數字化改造,使工廠可以實時監(jiān)控各個設備的能耗,控制成本及運作效率,使得中星電子在2022、2023年均獲得能源補貼,2022年補貼金額超40萬元。

2023年,中星電子計劃產能同比增長15-20%。1-4月份實現同比增長10%,3-5月份進一步對系統(tǒng)進行改造,6月份開始預計單月會有8000-10000噸的產量。未來,中星電子還將探索海綿鈦制造技術,力爭獨自形成閉環(huán)。

通過數字化改造,國聯股份鈦產業(yè)鏈上的云工廠產能都有所提升:中星電子上游的蒙達鈦業(yè)生產高渣鈦,原有產能4000-5000噸,目前滿產1.5萬噸;中星電子下游主產海綿鈦的盛豐鈦業(yè)原年產能4000噸,產值約2.8億元,二期廠房建成后,年產能將達到1.8萬噸,產值約12億元。盛豐鈦業(yè)的生產爐均用電子設備實現數據獲取,降低能耗,每噸產品可節(jié)約100-150度電。

王斐表示,如果想進一步提升工廠產能,就要從生產的原材料入手。例如之前中星電子生產四氯化鈦所用的原材料是金紅石,國外產的金紅石每噸約在2.3萬元,由于其價格昂貴,中星電子只能采用國內產的伴鈦礦紅金石,每噸價格也在1.5-1.8萬元。因此,國聯股份建議中星電子采用更加便宜的高渣鈦代替金紅石作為原料,降低生產成本。國聯股份也會進一步拓展與高鈦渣原材料廠商的合作,持續(xù)延伸鈦產業(yè)鏈。

03 供應鏈重構還在繼續(xù)

2021年,國聯股份發(fā)布了“三年百家云工廠”戰(zhàn)略,以交易帶動工廠數字化轉型,打通垂直產業(yè)深度供應鏈。截至目前,國聯股份已簽約65家云工廠,27家數字化工廠。國聯股份專注于從鈦礦、高渣鈦到四氯化鈦再到海綿鈦的上游鏈條打造,已經為10余家生產企業(yè)提供數字供應鏈和數字工廠解決方案,實現供應鏈上工廠上下協同。

云工廠的交易量在國聯股份鈦產業(yè)鏈整體交易量中的占比逐漸提升,鈦產業(yè)鏈的每一個節(jié)點上都有1-2家云工廠。今后,國聯股份還會尋找合適的熔煉、鍛造企業(yè),繼續(xù)向鈦產業(yè)鏈下游延伸。

王斐表示,國聯股份挑選云工廠的原則是:1)產能質量優(yōu),履約能力強;2)老板心系實業(yè);3)團隊氛圍融洽;4)人的性格合得來,包括積極性、態(tài)度等。數字云工廠建設時,國聯股份先將其生產工藝、風險管控、產品質量等等全部摸清,再對其進行相應的建議與改造。通過數據建模分析,使其對生產工藝、采購、管理等等方面進行調整,最終降低成本,放大利潤。

合作云工廠是國聯股份推動數字化、重構供應鏈的主要戰(zhàn)術。億邦動力董事長鄭敏認為,未來產業(yè)將會圍繞數據運轉,基于這個前提,能夠對產業(yè)核心數據資源有足夠服務能力的企業(yè)才能成為產業(yè)運轉的核心。實現產業(yè)數字化需要走向產業(yè)互聯網、產業(yè)鏈的最深處——工廠。

為云工廠做數字化服務,必須抓住工廠的痛點,基于企業(yè)的實際需求進行數字化推進。盛景網聯董事長彭志強認為,國聯股份真正做到“讓客戶成功”,其為工廠做數字化服務不收取前期費用,只有數字化成功后,才在工廠交易的每噸貨物中收取技術服務費,實現了盈利模式與價值觀的高效匹配,也從商業(yè)邏輯和盈利模式上解決了人性的難題。

彭志強還指出,目前,國內的各產業(yè)鏈還存在著大量的浪費和錯配。要實現“高質量增長”,就必須消除行業(yè)里的一切浪費,未來,組成低摩擦數字化產業(yè)共同體是高質量增長和降本增效的主要方向。國聯股份需求側的拼單集采平臺、供給側的云工廠、物流和銀行相互連接起來,重組為一個低摩擦的數字化產業(yè)共同體,這其中的社會價值是巨大的,商業(yè)價值也是巨大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3-09-25
從縱深重構供應鏈,看國聯股份增長邏輯
日前,億邦動力探訪國聯股份合作的云工廠仙桃中星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中星電子)。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