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歸”青年逆襲記,他從月入50到年營收500萬

7年前和父母一起賣菜時受的委屈,李志坤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一家人拉著剛從地里摘下的辣椒,滿懷希望地找到菜販子,對方掰開一個嘗了嘗,不屑地說:“味道不對,有點甜,你這是辣椒嗎?”

老實巴交的父母沒說什么,但李志坤知道自家的辣椒是村里數一數二的,菜販子不過是想挑毛病壓價,他嗆了一句:“不是辣椒是什么,甜瓜嗎?”結果雙方吵了起來,辣椒也沒賣成。

4229.jpg 李志坤和店鋪銷售的土豆

“農民太不容易了,在地里辛辛苦苦一輩子,東西賣不出個好價錢?!崩钪纠ぬ娓改鸽y過,不過現在這個西安市閻良區(qū)東孫村的90后小伙,也成了一個“菜販子”。

當然,和壓價占便宜的做法不同,李志坤帶著一伙從深圳工廠流水線、西安建筑工地返鄉(xiāng)的年輕人搞訂單農業(yè)、做電商,真正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爸媽借6萬元幫他開網店,他感動得掉了淚

李志坤是西安盛禾佳農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的老板,也是京喜農禮季拼購旗艦店的負責人。店鋪主要銷售當地的南瓜、土豆等農產品,去年營業(yè)額達到500多萬元。

這樣的事業(yè),是李志坤小時候想也不敢想的。他的家里曾經窮得叮當響,為省錢他每周背著饃饃去學校,就著咸菜就算是一頓飯。甚至高考考上西安一所大學后,因為不愿給家里增加負擔而放棄,跑到汽修廠當學徒、到建筑工地打工。

幾年后,他用攢下的錢回老家開飯店,但因為經營不善,錢都賠光了。遭受重擊的李志坤整整一個月沒走出家門,左思右想后他決定再拼一下,開網店賣村里的農產品。

“我身上沒錢,爸媽拿出6萬塊錢塞給我,我當時眼淚都掉下來了,家里哪有這么多錢,都是他們到處借的。”李志坤說。

2017年開店后,網店的生意也不是一帆風順。李志坤沒有多少經營網店的經驗,再加上當地農戶的種植方式比較傳統(tǒng),品質時好時差,這讓他在商品質量上也沒什么競爭力。雖然店鋪能勉強運營,但始終起色不大。

“每一顆南瓜都逃不過我的眼睛”

兩個決定讓李志坤迎來了轉機。

李志坤跑到農業(yè)大省山東“取經”,發(fā)現當地一些公司都和農戶簽訂合同,要求農戶按合同科學規(guī)范種植。他眼前一亮,不但把這個辦法移植到東孫村,還從山東招聘了一個技術員小X。他和農戶簽合同并提供良種,小X負責技術指導。這一招明顯提升了當地農產品的質量。

“我收的板栗南瓜重量必須在2斤-4斤,生長期50天,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口感是最好的。以前有些農戶到40天左右就摘下來賣了,這種南瓜不干不面不甜,我們這兒叫‘水南瓜’,現在簽合同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崩钪纠ふf,“土豆也有標準,重2兩-7兩,不能有傷疤。超過7兩有可能空心,低于2兩的也不好吃。” 

41154.jpg 

對于來之不易的品質競爭力,李志坤倍加珍惜,他說每車貨他都必須盯著,每一顆南瓜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我敢說網上90%的同類商品都沒有我的質量好。”

農禮季向農戶的收購價比較高,但網上銷售的價格不算高,這相當于犧牲了一些利潤。李志坤覺得,他只要稍稍放寬標準成本就會降下來,價格也會更有競爭力,但絕不能這樣干,因為品質是他做生意的命根子。

另一個決定,是2020年2月李志坤入駐了京東旗下的社交電商平臺京喜。京喜的運營人員經常與李志坤溝通,指導他參加活動、提升銷量,店鋪的運營水平也越來越高,現在李志坤在其它電商平臺也有店,但在京喜的銷量占了80%左右。

村頭打撲克的人沒有了,都跑到公司干活

李志坤的生意越來越好,也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當地以前種玉米一畝地收入千把塊錢,現在種南瓜土豆賣給李志坤,一畝地能收好幾千甚至上萬元。

當地一位孤寡老人因為家人意外離世,和小孫子相依為命,去年又碰上了南瓜滯銷。村支書找到李志坤,請他去收老人的南瓜。“老人蹲在地里,背后是一大片賣不出去的南瓜,他用那種乞求目光看著我,想讓我多少能買一些?!崩钪纠ひ恢蓖坏衾先说难凵瘛?/p>

最終,李志坤以每斤超過2元的價格收購了老人的南瓜,讓這個特殊的家庭有了一筆6萬元的收入,而之前老人就算能找到人買,也不過賣1萬來塊錢。

今年年初,李志坤找到老人,提出可以簽合同銷售,而且從種子、種植管理、收獲收購等全都不需要老操心,“他只需要等10畝地的南瓜成熟后收錢就可以了,今年他預計能收入10萬塊錢。”

41799.jpg 

店鋪商品篩選、稱重、打包、發(fā)貨都需要人手,這也讓村里的閑置勞動力有了收入來源。村支書李國強說,以前一到冬天村里人沒事干,都是遛彎兒聊天打撲克,現在都跑到李志坤那兒干活了。公司平均每天用工超過50人,每人每天能掙至少八九十元。

60歲的鄭海霞家里沒幾畝地,也沒多少收入,現在她天天在李志坤的公司干活,一年能掙3萬元左右,嘗到甜頭的她最近還經常叫著老伴一起來忙活。

公司一半員工是返鄉(xiāng)就業(yè),有人辭掉國企工作回村

李志坤的生意,還吸引了一批在外地打工的年輕人返鄉(xiāng)加入,和李志坤同齡的方圓就是其中之一。

方圓高中畢業(yè)后就跑到廣東,在手機生產流水線上干活。一天12個小時,一個月賺四五千元,一年最多回一次老家。“流水線那種活干三個月就煩了,我不停換地方,從廣東的工廠到四川和西安的工地,又回到廣東的工廠?!狈綀A說,漂泊了七八年后,他偶然了解到李志坤的生意,加入到了這個團隊。

方圓在店鋪主要負責客服售后,一個月至少掙6000元。人在父母身邊,錢還賺得更多了,他覺得非常滿意。方圓覺得跟著李志坤干挺有成就感,自己賺錢又幫農民賺錢,還能學到開網店的知識,有了一技之長。

42289.jpg 最近的京喜年貨節(jié),農禮季訂單大增。

李志坤的公司現在共有12人,其中6人是從外地返鄉(xiāng)的,其中一位女孩甚至辭掉了在西安一家國有銀行的工作?!拔覄偦貋頃r,村里都是老人和孩子,我都悶壞了,現在總算有一伙能說上話的朋友了?!崩钪纠ばχf。

去年一年,農禮季共賣了50萬單貨,在京喜就賣了40萬單。與店鋪合作的農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當地已經滿足不了農禮季的采購需求,李志坤把基地擴展到了內蒙古,合作農戶總種植面積超過2000畝。

最近,李志坤和伙伴忙著和農戶簽2021年的合同、給農戶送種子,還忙著剛剛開始的京喜年貨節(jié),1月13日年貨節(jié)開始后的5天內,農禮季就賣出了5萬多單。2021年全年,李志坤打算賣出100萬單,營收超過1000萬元。

國家相關部門預計,到2025年全國返鄉(xiāng)入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人員將達到1500萬人以上,帶動6000萬人就業(yè)。繼“海歸”潮后,“城歸”潮也已到來,李志坤無意間成為“城歸”潮的一份子。

李志坤最近還琢磨著怎么把公司變成合伙人制,讓員工持股,激發(fā)大家的積極性。這個曾經在汽修廠一個月只能掙50塊錢的小伙子覺得,多給別人好處,自己才能成大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1-01-19
“城歸”青年逆襲記,他從月入50到年營收500萬
7年前和父母一起賣菜時受的委屈,李志坤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