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15年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上,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發(fā)布了《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
八成網民信息泄露究竟是怎么回事?八成網民信息泄露真相揭秘!
《報告》顯示,近一年來,網民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現象導致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人均124元。其中,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過,包括網民的姓名、學歷、家庭住址、身份證號及工作單位等;63.4%的網民個人網上活動信息被泄露過,包括通話記錄、網購記錄、網站瀏覽痕跡、IP地址、軟件使用痕跡及地理位置等?! 秷蟾妗愤€羅列了網民遭遇到的五類典型詐騙現象,其中最嚴重的是“冒充銀行、互聯(lián)網公司、電視臺等進行中獎詐騙的網站”,占比達76.3%;其次是“冒充10086、95533等偽基站短信”和“冒充公安機關、衛(wèi)生局、社保局等公眾機構進行電話詐騙”,占比都超過半數。
調查顯示,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近半數網民個人通訊信息被泄露。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間,我國網民因為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和個人信息泄露等現象,總體損失約為805億元。如果將此數據除以我國網民數量6.49億,則我國網民遭受的人均經濟損失為124元,其中高達7%的網民遭受的經濟損失在1000元以上。
這是記者從今天在京發(fā)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中了解到的,《報告》由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發(fā)布。
近半網民稱個人信息泄露嚴重
據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副主任郝智超介紹,超過80%的網民明顯感受到個人信息泄露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近半數網民認為個人信息泄露情況非常嚴重。
據《報告》統(tǒng)計,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網民被泄露的個人信息涵蓋范圍非常廣泛,其中91%的網民認為其身份證和手機號曾經通過網絡被公開過;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過,包括網民的姓名、學歷、家庭住址、身份證號及工作單位等;63.4%的網民個人網上活動信息被泄露過,包括通話記錄、網購記錄、網站瀏覽痕跡、IP地址、軟件使用痕跡及地理位置等;超過50%以上的網民,確認學歷、醫(yī)療、體檢記錄、個人社會關系、工作單位、婚姻狀況和地理位置等主要信息遭到泄露。
郝智超介紹,目前12321舉報中心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網民關于信息被泄露的舉報投訴電話。主要被泄露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家庭住址、郵箱賬號和密碼、網購信息、購車、購房情況、醫(yī)療信息等各類信息,涵蓋范圍非常廣泛。
網購成網民權益遭受侵害重災區(qū)
《報告》指出,網購、網絡搜索、社交軟件、游戲、在線旅游網站等成為是網民權益遭受侵害的“重災區(qū)”。其中,網購令網民權益損失最嚴重,網民遭受損失的范圍廣,平均損失規(guī)模大,曾在網購中遭受損失的網民比例高達65.3%,平均經濟損失為176.2元。
同時,68.6%的旅游網站用戶遭遇過時間損失,大約有一半的旅游網站用戶遭遇過經濟損失。在100張來自旅游網站的機票中,就有6張可能是假機票。在網絡或手機游戲里遭受經濟損失的用戶達五成,平均損失為174.5元。
《報告》顯示,在典型應用場景侵權現象方面,網民認為搜索引擎上最為普遍的侵權現象是“搜索到假冒網站/詐騙網站”;購物過程中,“網絡水軍/虛假評價”的侵權現象最為嚴重;在網購渠道方面,網民認為“不明來源的購物APP”風險最大。
在使用即時通信工具過程中侵權現象主要集中在“收到病毒信息”“收到‘釣魚’信息”“收到商業(yè)信息”和“收到色情信息”;在使用電子郵箱過程中,“收到含有欺詐內容的郵件”這一侵權現象最為嚴重;“垃圾信息多”是網絡游戲和網絡社交工具中主要的侵權現象;互聯(lián)網金融產品中“夸大產品收益率”是最為普遍的侵權現象。
較少人會借助司法途徑尋求保護
《報告》認為,網民權益是從個人作為信息主體的角度出發(fā)天然具有的相關權益。相信隨著互聯(lián)網不斷發(fā)展,網民權益保護意識的不斷覺醒,網民權益保護概念也將不斷演變、完善。
《報告》顯示,在權益認知方面,網民普遍認為在網絡上隱私權是最重要的權益,其次是選擇權和知情權。
此外,《報告》還顯示有85.5%的網民遇到過有網站“誘導用戶點擊”的現象,這在對網民選擇權和知情權的侵犯中最為嚴重。此外,“無法關閉廣告信息”“手機、電腦中有些軟件不知怎么來的”“預裝軟件無法卸載”等現象也十分突出。
法律專家趙占領在發(fā)布會上指出,根據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網民的網絡權益受侵害情況已非常嚴重。但鑒于大部分網民受騷擾的程度不深,網民經濟損失數額較小,較少人會借助司法途徑尋求保護。網民權益受損不僅體現在經濟或時間的損失上,更體現在網民的公民權利上,目前的法律法規(guī)還沒有專門設定“網民權益”這樣一個概念。他建議網民應積極向行政部門或舉報中心舉報,向消協(xié)投訴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增強網民維權防范意識是根本
郝智超認為,一方面,互聯(lián)網技術自身的特性,導致治理困難;另一方面,我國關于網絡權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政策的不完善,也影響了網民權益的保護措施出臺。
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反垃圾信息工作信息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澄清說:“建立網絡黑名單記錄,并共享網絡信用體系,讓在網上從事非法活動的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只有將那些損害網民權益的人曝光處罰,才能真正保護網民權益。”
除了政府機構,許多互聯(lián)網公司也應積極努力,通過采取黑白名單和加強資質審查等方法來維護自身和用戶利益。奇虎360手機助手運營總監(jiān)郭子文說:“我們引入人工審查和不斷回掃機制,保障各方權益。各個公司也必須意識到,維護網民的利益最終也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
如何使網民權益得到最大的保護?郝智超坦言,除了政府和企業(yè)的努力,網民自身的維權和防范意識才是真正推動網民權益維護發(fā)展的根本力量。因此,開展大量的網民權益保護宣傳教育必不可少。
郝智超說:“網民權益保護不僅是政府的職責和企業(yè)的義務,同時更需要網民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網民的參與,才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蔚來新ET5/ET5T/EC6冠軍紀念版上市:運動化調教+專屬套件,價格親民!
- 華為鴻蒙智駕半年行駛里程超16億公里:80萬輛車見證智能出行新篇章
- 領克10 EM-P智能電混亮眼登場:四驅+激光雷達,科技與性能的完美融合
- 蘋果自研云芯大突破:降降亞馬遜云高價,重塑行業(yè)格局
- iPhone新功能遭熱議:制冷模式能否拯救炎炎夏日?
- Lumo AI合規(guī)助手:讓奇富科技告別繁瑣合規(guī)管理,效率提升20倍
- 現代汽車揭幕韓國氫能新篇章:2028投產氫燃料工廠,綠色未來已觸手可及
- 揭秘ChatGPT名稱由來:OpenAI高層道出背后故事,人工智能如何從無到有?
- 格力高管回應董明珠掉出《財富》榜單:影響力不等于財富,傳奇仍在繼續(xù)
- ASML獨家披露:EUV光刻機僅售5臺,Intel悄然轉變,光刻機不再那么重要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