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chuàng)新始終是驅動社會變革、行業(yè)變革的核心力量。在這個充滿非傳統(tǒng)、獨特思想和過度表達的時代,讓智能手機領域的變革迎來更多的挑戰(zhàn)與機遇。作為手機行業(yè)風向標的三星,全新推出的Galaxy Note9以硬件性能和軟件創(chuàng)新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強勁的性能、更大的空間以及軟件的提升,滿足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娛樂需求,讓用戶無需擔心電量和內存的同時,還為用戶帶來了無干擾的疾速性能和高效便捷的體驗。
硬件:強勁性能表現更多、更快、更強
三星Note9手機最大的特點就是“大”,不僅僅是屏幕大,電池也大,存儲更大,這些都將隨后成為行業(yè)標準,引得其他手機廠商紛紛效仿。不出意外的,三星GalaxyNote9對硬件配置進行了全面升級。其搭載了全新的驍龍 845 平臺,就性能表現而言,對比 Note8,其 CPU 性能提升了34%,GPU 性能提升了44%,為用戶帶來了疾速的使用體驗。另一方面,針對發(fā)熱問題,三星Galaxy Note9搭載了由三星開發(fā)的碳纖&液冷系統(tǒng)和基于AI優(yōu)化的操作系統(tǒng),為用戶提供強大而穩(wěn)定的性能體驗。通過最為先進的碳纖&液冷系統(tǒng)來控制過熱產生的卡頓,使手機運行更加順暢。除此之外,其搭載的智能性能調節(jié)器在用戶游戲的過程中,會智能檢測設備狀態(tài),通過機械化學習幫助Galaxy Note9保持高幀率,優(yōu)化實時性能。
另外,三星GalaxyNote9搭載了Galaxy Note系列旗艦手機有史以來電池容量最大的4,000mAh電池,持久的續(xù)航能力,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人們的智能手機電池續(xù)航能力問題;同時還提供128GB與512GB兩種存儲空間版本,最令人震撼的是,在添加擴展存儲后,存儲空間最高可達到1TB3,讓用戶擁有充足的存儲空間,從容地拍攝或導入喜愛的圖像和視頻,或是安裝更多有趣的應用程序,讓用戶不再為局促的存儲空間而擔憂。
智能攝像頭:更高智商打造高品質視覺盛宴
硬件之外,此次三星重點對相機和智能平臺的軟件部分進行了升級,使它變得更加智能。
三星在拍照手機領域積累多年的經驗,一直為用戶提供最好的拍照體驗。三星Galaxy Note9后置雙12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1秒960幀凝時拍攝功能和F1.5/F2.4可變光圈,在弱光拍攝時,攝像頭會自動調節(jié)光圈大小提高畫面亮度。最大的亮點在于三星GalaxyNote 9加入了AI場景識別技術,可以智能識別出20種不同的場景,在拍攝照片之前它可以根據具體場景智能調節(jié)包括亮度、對比度、飽和度以及白平衡等參數進行設定,來保證用戶獲得更好的圖片效果。三星還增加了“瑕疵偵測”的功能,比如在拍合照時如有人物有閉眼的現象,它會提示進行重拍,減少用戶在拍照之后再發(fā)現留有遺憾。新一代智能相機在一流的拍照性能基礎上,融入了智能科技讓照片更具質感。
Thenew Bixby:領跑人工智能時代,定義溝通世界新方式
實際上,三星的人工智能技術雖然很是低調,但是其潛心研發(fā)的結晶也在三星Galaxy Note9上的得到進一步的體現。譬如,全新升級的Thenew Bixby人工智能平臺加持,就讓三星Galaxy Note9作為新一代機皇的地位進一步夯實。通過Thenew Bixby,三星Galaxy Note9的人機交互更加豐富、立體和多元化,不僅能實現語音、視覺、提醒、主頁多種模式的交互,而且更是能通過深度學習,讓Galaxy Note9用戶透過Bixby獲得更懂用戶、更聰明的人工智能體驗,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進一步提升。而且,在三星Galaxy Note9上,Thenew Bixby直接整合于系統(tǒng)中,用戶無需下載便能在Thenew Bixby內享受第三方應用帶來的服務和更多人工智能體驗。
可以說,能打造出新一代機皇,背后正是三星的全產業(yè)鏈優(yōu)勢,譬如在屏幕上,就是充分發(fā)揮了三星的產業(yè)鏈優(yōu)勢。而除此之外,實際上在續(xù)航、使用體驗等方面,也無不是三星的全產業(yè)鏈勢能釋放。Galaxy Note9作為三星的新一代機皇,讓我們看到的是對用戶需求超預期的滿足,以及對AI的高度重視和具體落地。更持久的電池續(xù)航能力、更快的處理器、更具質感的拍照功能、更完善的人工智能服務,種種成果都是三星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憑借自身實力在技術上實現的自我突破。作為智能手機行業(yè)的佼佼者,三星對于科技創(chuàng)新的探索和用戶實用體驗的挖掘將為用戶創(chuàng)造出越來越多的奇跡。
- 零跑C11推激光雷達版 14.98萬起售 自研AR-HUD成亮點
- 稀土短缺沖擊 日產Leaf被迫減產
- AI推薦信息存疑 專家警告用戶需謹慎核實
- 寶馬全球銷量微增0.4% 歐洲回暖難掩中國頹勢
- 小米汽車30萬輛交付破紀錄:15個月跑贏新勢力賽道
- 馬斯克xAI發(fā)布Grok 4 自稱性能最強引熱議 xAI推出Grok 4 馬斯克再掀AI模型之爭 Grok 4問世 馬斯克宣稱AI性能全球第一 xAI發(fā)布Grok 4 馬斯克挑戰(zhàn)AI性能極限 馬斯克Grok 4亮相 自稱超越現有AI模型
- 小米自研5G基帶獲關鍵突破 芯片自主化再進一步
- 羅馬仕充電寶內幕:利潤至上,安全靠邊站
- 特斯拉Semi貨運測試終完成 六年跳票后能否兌現承諾
- 蘋果AI落后股價大跌 庫克領導力遭質疑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