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Cloud博云作為核心編寫單位參與首個微服務標準制定

8月14日2018可信云大會在北京盛大開幕,大會當天發(fā)布了云計算領域相關的眾多成果,其中包含業(yè)界首個微服務行業(yè)標準——《分布式應用架構技術能力要求第一部分:微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標準),該標準制定工作由信通院發(fā)起,騰訊云、華為云、阿里云、BoCloud博云、新華三等國內多家廠商共同起草參與,BoCloud博云作為標準核心編寫單位之一參與該標準的規(guī)范制定。

標準于2018年4月份正式在CCSA(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TC1 WG5(云計算工作組)正式通過立項。歷經半年時間,經過6次現場研討會議,多次線上研討,最終形成征求意見稿并對外發(fā)布,計劃9月份正式發(fā)布最終稿。BoCloud博云基于自身在微服務上的眾多大型落地實踐項目,在標準編寫過程中貢獻了大量技術建議。

微服務平臺標準簡介:

該標準從基礎設施層能力、微服務框架能力、增強特性指標、公共基礎服務能力、管理平臺能力、性能、安全能力、業(yè)務基本信息及服務完備規(guī)范等方面對微服務架構平臺提出了技術規(guī)范和能力要求。

BoCloud博云作為核心編寫單位參與首個微服務標準制定

微服務平臺架構技術參考模型

該標準適用于指導云服務商及企業(yè)用戶在建設微服務架構平臺產品中的技術規(guī)范,同時該標準規(guī)范了微服務平臺架構的評估方法。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微服務技術架構層,主要描述針對微服務框架相關的技術和服務的技術規(guī)范和要求;

微服務管理平臺,主要描述微服務運行所依賴的管理功能;

安全方面,針對微服務平臺進行安全方面的技術規(guī)范和要求。

本標準同時適用于公有云服務和私有云軟件產品,即面向公共用戶提供公有云服務和私有環(huán)境下的軟件產品或解決方案。

微服務憑借可獨立部署、獨立發(fā)展的特性,逐漸從概念化到實踐化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正在或者準備向微服務架構轉型,企業(yè)到底適不適合微服務,企業(yè)如何做好微服務,以及在微服務改造過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都值得企業(yè)深度思考。

此次微服務平臺標準的產生,相信能夠為云服務廠商及企業(yè)用戶在構建、轉型微服務架構過程中,提供有效的技術規(guī)范,幫助企業(yè)用戶在微服務架構建設中提供可靠的評估方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8-17
BoCloud博云作為核心編寫單位參與首個微服務標準制定
8月14日2018可信云大會在北京盛大開幕,大會當天發(fā)布了云計算領域相關的眾多成果,其中包含業(yè)界首個微服務行業(yè)標準——《分布式應用架構技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