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適合做什么工作?讓AI看看你的面相

研究發(fā)現,AI通過分析面部圖像可預測個性特質,從而推測職業(yè)或教育成就。這一技術潛力巨大,但伴隨道德挑戰(zhàn)。

人工智能(AI)正逐步改變我們對職業(yè)和教育成功的理解。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通過分析單張面部照片,AI可以推測個性特質,并據此預測一個人的職業(yè)或教育成就。來自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Reichman大學和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團隊聯合開展了這項研究,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識別人類潛力和個性方面的巨大潛能,但也提出了重要的倫理問題。

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領英及多所美國頂尖MBA項目的照片,總計96,000名畢業(yè)生的面部圖像。通過AI技術,他們推斷出這些畢業(yè)生的“大五人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并將這些特質與畢業(yè)生的職業(yè)和教育成果進行對比分析。“大五人格特質”包含開放性(代表好奇心、審美敏感性、想象力)、盡責性(代表組織能力、責任心)、外向性(代表社交能力、精力水平)、宜人性(代表同情心、信任)以及神經質(代表焦慮、情緒波動)。研究發(fā)現,這些人格特質與畢業(yè)生的職業(yè)發(fā)展高度相關。

例如,研究顯示,神經質高的人在職場上的表現往往較差,因為他們的情緒波動可能影響工作效率。而在大學招生過程中,盡責性低的申請者可能被篩選掉,因為學校更傾向于錄取未來更可能取得成功的學生。正如研究團隊的Kelly Shue教授所言:“人格確實會影響職業(yè)結果,如果我們能夠推測人格特質,我們也就能預測他們的職業(yè)成就。”

然而,這項技術的潛在應用也引發(fā)了倫理爭議。Shue警告稱,企業(yè)或大學若利用AI模型來評估個性,可能會導致歧視或不公平現象?!跋胂笠幌拢绻患夜驹谡衅高^程中,除了審查傳統(tǒng)標準如學歷和工作經歷,還將個性作為篩選條件,這對許多人而言可能是不公平的?!彼赋?,這樣的篩選可能會讓許多優(yōu)秀的人才因為個性特質而被淘汰,而不是根據他們的實際能力。

事實上,企業(yè)早已開始在招聘中使用個性評估工具。例如,通過行為評估游戲(如Pymetrics)來測試申請人的91種性格特質,這些工具能夠幫助企業(yè)挑選最合適的候選人。Shue提到,許多公司已經依賴這些工具來推測個性特質,但尚未通過面部圖像實現這一功能。她還表示,一些學生在完成行為測試后未能獲得回訪,可能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性格評估結果未達到要求。

這項研究不僅提出了AI在職業(yè)和教育評估中的潛能,還揭示了其對傳統(tǒng)招聘流程的影響。隨著生成式AI(GenAI)的發(fā)展,企業(yè)和求職者越來越依賴技術工具優(yōu)化招聘流程,比如通過AI創(chuàng)建職位候選人名單或撰寫簡歷和求職信。數據表明,求職者若利用AI優(yōu)化其材料,可以顯著提升獲得工作的幾率;企業(yè)若借助AI篩選候選人,也能更高效地找到合適的人才。

研究表明,AI在預測職業(yè)成功方面的能力已與傳統(tǒng)指標如學歷和考試成績相當。Shue指出,盡管教育背景對薪資水平有影響,但它僅能解釋一部分收入差異。即使是在學歷相同的人群中,收入也可能有巨大差異,這表明個性特質可能是另一項關鍵因素。例如,對于擁有同等教育背景的個體,其收入的差異可能更多地受到工作經驗和能力的影響,而非單純的學歷因素。

除了揭示個性與職業(yè)發(fā)展的關系外,這項研究還提到了一些與面部特征相關的有趣發(fā)現。早期研究表明,面部圖像不僅能夠反映個性特質,還可能揭示政治傾向。例如,一篇發(fā)表于《自然》的研究表明,通過對面部圖像的分析,AI能夠以72%的準確率預測一個人的自由派或保守派政治傾向。這一準確率顯著高于人類判斷的55%,甚至超過基于100項個性問卷的66%。

該研究還探討了遺傳和環(huán)境對個性和外貌的影響。Shue指出,基因可以解釋30%到60%的個性差異,而早期的激素暴露也可能對一個人的性格和外貌產生影響。研究表明,個性與外貌之間存在顯著的遺傳-環(huán)境關聯。例如,童年時期的激素水平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穩(wěn)定性,而這些特質也可能通過外貌反映出來。

這項研究的貢獻集中在四個方面:
首先,它強調了認知能力和個性特質在職業(yè)成功中的重要性,但也指出大規(guī)模測量個性的技術挑戰(zhàn)。
其次,研究團隊開發(fā)了一種名為“照片大五”的模型,該模型通過面部圖像提取個性特質,并準確預測職業(yè)成就。
第三,該模型展示了卓越的預測力,包括對學校排名、薪酬水平、職位層級和職業(yè)選擇的預測。
最后,研究探討了技術應用中的倫理問題,指出盡管該方法提升了個性測量的可及性,卻可能引發(fā)歧視或剝奪個體選擇的自主權。

Shue認為,這項研究雖然揭示了個性特質對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但并不提倡將該技術廣泛應用于招聘或招生中。她強調,技術的推廣需要平衡效率與公平之間的矛盾,并在應用前深入探討其倫理影響。

綜上所述,人工智能在個性評估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它能夠為企業(yè)和教育機構提供新的工具來識別人類潛能。然而,這一技術的推廣也帶來了重要的倫理挑戰(zhàn)。如何在不犧牲公平與尊重個體選擇的前提下利用這一工具,是未來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本文譯自 Computerworld,由 BALI 編輯發(fā)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贊助商
2025-01-24
你適合做什么工作?讓AI看看你的面相
研究發(fā)現,AI通過分析面部圖像可預測個性特質,從而推測職業(yè)或教育成就。這一技術潛力巨大,但伴隨道德挑戰(zhàn)。人工智能(AI)正逐步改變我們對職業(yè)和教育成功的理解。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