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涵段子的噩耗傳遍了全網之際,我內心百感交集。現在可以說是頭條的至暗時刻,應該有無數的朋友想談談頭條未來該怎么辦,想聽聽快手和抖音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想了解了解整個市場的政策導向。
可惜這些話題我完全不想談。
我所關心的是整個社交媒體產品上的競爭發(fā)展格局與產品的原理,產品和運營之外的那些場外因素,我一點也不懂,也一點都不想聊(歡迎懂的朋友暢所欲言)。
我個人是把內涵段子當做現在微博的競品的(盡管現實中其實抖音暫時對微博的影響會更明顯一些)。有一天我在和我的朋友潘亂瞎扯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了張一鳴需要內涵段子或者微頭條的幾個重要的原因(這個話題有機會單開一篇好了)。進而就想通了內涵段子為什么會越來越像微博,為什么微頭條幾乎是照著微博去的,為什么抖音挖的是微博的用戶。
所以我這篇就打算展開好好講講微博以及我眼中的那些微博的挑戰(zhàn)者。
互聯網沒有邊界,細數那些微博like產品
請允許我管所有這類微博like的產品叫“Twitter式產品”
首先我們一定要明白一件事,今天的微博還是相當大的,至少截止目前,如果按照DAU算,應該還是中國第三大的社交網絡,第一大的社交媒體公司。
QuestMobile的數據上來看,微博當前有1.4億DAU的水平
同樣以QuestMobile的數據上來看,清明節(jié)時,快手和抖音的DAU大概都在億級水平
然而互聯網本是沒有邊界的,能威脅到微博的人有很多,比如短視頻平臺。
快手、抖音、西瓜都對微博產生著巨大的威脅。連微博自己都非常清楚這件事,所以其實微博早早就花了大價錢買了國內短視頻創(chuàng)業(yè)獨角獸“秒拍”。當時秒拍可是市面上最好的短視頻公司,微博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自己的用戶網絡的加持下,秒拍應該很快就會天下無敵,自己從此高枕無憂。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123456下一頁>(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