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緯創(chuàng)的教訓,富士康和蘋果加碼中國制造或成最好選擇

富士康和蘋果曾相當推崇印度制造,然而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兩者做出的新選擇卻又讓人錯愕,富士康在鄭州成立新事業(yè)總部,蘋果將iPhone15ultra的部分訂單交給立訊精密,這一切都頗為值得深思。

富士康和蘋果如此做恐怕還是在于緯創(chuàng)退出印度市場得到的教訓。緯創(chuàng)可謂是蘋果推進印度制造最堅定的擁躉,緯創(chuàng)將它在中國大陸為iPhone代工的工廠全數出售,奔赴印度設廠,由此可以看出緯創(chuàng)的堅決。

然而讓緯創(chuàng)痛心的是它在印度僅僅發(fā)展兩三年時間,印度的工廠員工數量只是達到1萬人左右,只有它在中國大陸工廠八分之一,印度財團就開始瞄上了它。當時媒體宣稱印度財團塔塔與它合資,然而近期的消息卻是塔塔要求緯創(chuàng)交出大部分股權,隨后緯創(chuàng)更是宣布撤出印度市場。

這樣的案例無疑凸顯出印度財團的貪婪,印度與其他經濟體很不一樣,印度的經濟遠落后于中國,但是印度已形成諸多財團,這些財團把控著印度的諸多經濟領域,導致海外投資者進入印度市場面臨重重困難。

早期的諾基亞是印度設廠,隨后卻因為稅務問題被迫撤出;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發(fā)展5年時間取得優(yōu)勢市場份額,隨后又被印度以稅務問題為由不斷壓迫;美國亞馬遜在2018年投資50億美元計劃在印度發(fā)展,好不容易取得印度電商市場的領頭羊地位,卻又在與印度財團的抗衡中失利,還被印度罰款。

上述種種案例,都讓富士康和蘋果看在眼里,特別是緯創(chuàng)被迫退出印度市場更是讓富士康和蘋果心寒,顯示出印度經濟環(huán)境的復雜性。

對比之下,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發(fā)展30多年,高峰期曾擁有130名員工,還有眾多代工廠在中國大陸發(fā)展壯大,它們卻并未遭受到在印度類似的困難,至今這些工廠仍然由他們主導,對比起印度,無疑可以看出中國大陸更尊重海外投資者的利益。

對于蘋果來說,中國大陸的制造業(yè)更是有印度所缺乏的諸多優(yōu)勢,中國以形成完善的產業(yè)鏈,擁有高效的物流,這讓富士康等代工廠可以擁有超高的生產效率,這種效率足以降低iPhone的生產成本;中國制造還擁有很強的產能彈性,蘋果在每年的Q4銷量比其他三個季度高出四成到六成,而中國制造可以滿足這種獨特的產能變化,印度員工卻是連加班都不太愿意。

如此情況下也就難怪近期傳出蘋果計劃將最高端的iPhone15ultra交給中國大陸的立訊精密了,富士康也再度下注鄭州,畢竟中國大陸市場已充分證明相比起印度市場的諸多優(yōu)勢。

事實證明了中國制造發(fā)展數十年所取得的成績并非偶然,在于這里提供了許多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條件,印度復制中國制造的成功沒有太大可能性,富士康、蘋果這些企業(yè)與中國制造合作應該是對各方都有利的結果。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3-05-20
吸取緯創(chuàng)的教訓,富士康和蘋果加碼中國制造或成最好選擇
吸取緯創(chuàng)的教訓,富士康和蘋果加碼中國制造或成最好選擇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