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多家媒體報道,滴滴已經逐步停止對北京地區(qū)內非京牌車輛派單。當時的跡象是,三環(huán)內已經停派。
滴滴方面向媒體表示,這是根據北京網約車服務管理細則要求來實施的。滴滴還建議被停止派單的司機“回到車牌歸屬地繼續(xù)接單”。
而就在今天,滴滴對外發(fā)布公告,按照北京市網約車細則的規(guī)定,將于4月1日前停止對全北京地區(qū)(包括六環(huán)外)外地牌照網約車進行派單。
“因近期運力減少,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用戶在部分地區(qū)、部分時段的打車成功率、等待時長等體驗造成影響,滴滴對此表示歉意?!?/p>
滴滴微博上的公告
想必看到這個消息,滴滴用戶才會恍然大悟,難怪最近用滴滴叫車等待時長越來越久,因為車輛越來越少了。尤其是在這兩天,筆者在北京的回龍觀、望京等地先后用滴滴、易到等軟件叫車,等待時長是往常的數倍。
此前根據財新報道,滴滴北京注冊司機數量大約有110萬,活躍司機數為20萬左右,其中只有10.7%符合京籍規(guī)定,大約2萬人。顯然,滴滴今天的正式公告,標志著北京網約車服務管理細則對于網約車平臺產生了“傷筋動骨”的影響。
各大網約車平臺此前曠日持久的補貼大戰(zhàn),最終卻因“不合規(guī)”而要損失掉大批的車輛和司機,自然而然將對習慣于網約車出行的用戶造成新的困擾。除了滴滴,包括易到等網約車平臺的車輛規(guī)模要比滴滴更少,新政對它們的影響也會非常大。
今日,易到也對外宣稱,正在逐步、有序落實網約車新政相關規(guī)定,將于4月1日前停止對北京地區(qū)的非京牌車輛派單。而對于目前有多少外地牌照車輛在北京從事網約車運營,易到并未向媒體透露。
在我看來,在網約車平臺嚴格執(zhí)行新政要求后,將對平臺、司機、用戶三方產生很大的影響,網約車行業(yè)很有可能重新洗牌。
未來符合規(guī)定的車輛和司機資源,將是網約車平臺爭奪的關鍵陣地。對于用戶方,新政后是否會重回當年的打車難、打車貴的老套路上,盡管不能輕易下定論,但用戶打車時自會有感受。然而,還有一個不小的問題,那就是數十萬的非京籍車輛和司機被“淘汰”后,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呢?畢竟,很多司機當初瞄準網約車的紅利,可是辭了工作全職在做呀。
新政到底是利是弊,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