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調皮電商 木芯
前兩天,馬云在某論壇演講中感慨,自己一天內接到5個電話都是朋友開口借錢,可見2019年很不容易。而且,以往可能是部分人不容易,2019年是大部分企業(yè)都不容易。
馬老師的金句一出,再次勾起大家對經濟大環(huán)境的強烈憂慮,尤其年終歲末,大家都在思考:
2019年這么難,2020年會更好嗎?
從此前流傳甚廣的“2019年很難,但會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中可見,很多人對這一問題持悲觀態(tài)度。
但是,全球頂尖咨詢機構麥肯錫在其最近發(fā)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中卻有不同的看法。在花了三個月時間,深度調研了生活在中國44座城市里的5400名消費者后,麥肯錫發(fā)現:
確實有相當數量的消費者,在經濟遇冷的大背景下,選擇縮減部分消費開支,有的人甚至是全面縮減。
但是,依然有一群人,完全不受大環(huán)境影響,在逆勢大膽消費。報告顯示,僅占調研樣本1/4的這群人,貢獻了2018年消費支出增長的60%!
這些人到底是誰,他們?yōu)槭裁磿腥绱藦姶蟮馁徺I力?
麥肯錫在報告中把這群人稱作“年輕購物達人”,他們生活在中國的二線及以下城市,工作穩(wěn)定輕松,空閑時間多。
更重要的是,因為背后家庭的支持(家庭年收入13.8-29.7萬,有車有房,新步入中產階級),他們并不擔心生活成本或未來儲蓄的問題,有很強的購買意愿。
加上二線及以下城市休閑活動較為貧乏,這些年輕人喜歡用外出就餐、追逐最新潮流趨勢、購買高檔產品來提高生活品質和社會地位。
入手最新一代的手機、拔草美妝博主推薦的護膚品或化妝品、外出旅行并去她們關注的vlogger視頻中的網紅地點打卡,已經是這個群體的普遍生活方式。小紅書和抖音是他們的常駐地。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描述聽起來和曾被熱議的“小鎮(zhèn)青年”有些相似之處,大體上說,這些“年輕購物達人”可以被理解成小鎮(zhèn)青年中的“富家子弟”。雖然這些人不是橫空出世的新人類,但這個曾經小眾的人群,正在快速發(fā)展壯大。這讓下沉市場發(fā)生了很多新變化。
麥肯錫的跟蹤調查發(fā)現,最近幾年,在知名度不高的三四線城市(如綿陽、鹽城和自貢等),中上層中產階級消費者數量快速增加。今年雙十一期間,京東的大數據也顯示,年度消費黑馬是名不見經傳的江西新余市。
2010年至2018年,三四線城市中,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4萬至30萬元人民幣(中產階級標準)的家庭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8%,高于一二線城市的23%。這些較富裕家庭(麥肯錫具體劃分為“寬裕小康”和“大眾富?!眱蓚€階層)占三四線城市人口比例達到34%,接近一線城市5年前的水平。
這是什么概念呢?
傳統(tǒng)認為下沉市場需要高性價比的大眾產品,一線品牌逼格太高賣不動或者賣了也不賺錢,因為下沉市場的富人畢竟是少數,為了幾個富人鋪店鋪廣告,分攤到產品上的服務成本太高,結果就是賣貴的店開不下去。
現在不一樣了,低線城市的富裕消費者密度越來越高,已經相當于五年前的一線城市。五年前一線城市的星巴克、無印良品開幾家賺幾家,現在星巴克去低線城市開店,有同樣多買得起單的消費者。
星巴克已經開始這樣做了,他們宣布在2022年前,全國門店數量擴張至6000家入駐230個城市,這意味著他們將下沉到更多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每年開店數量超過600家。
有大量如此敢花錢的“年輕購物達人”,低線市場的2020看起來真的充滿希望。一線市場的2020又會怎么樣呢?麥肯錫的報告也給出了提示。
一線城市的典型消費者畫像有三類:品味中產,精明買家和奮斗青年。
即使同樣的高收入家庭,一線城市消費者明顯沒有低線城市的樂觀,受經濟大環(huán)境不景氣的影響,他們或多或少的縮減了消費開支,只是縮減的品類和幅度有所差異。
較為富裕的中產家庭,在麥肯錫調研的25個品類中縮減了2個品類的開支(其余23個支出仍然增加),為2018年整體消費支出增長貢獻了23%。
中產消費者最大的消費變化是更看重品質,他們仍然愿意為高品質商品付出高價,但不再愿意單單為凸顯自己的社會地位而買單——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面子消費。
這和當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后出現的消費趨勢是一樣的。經濟飛漲時日本人是全球最愛買奢侈品的,泡沫破裂后,用過好東西的人依然不會輕易降低自己的標準,但他們不再盲目為大牌買單。
我們此前介紹過的日本鐮倉襯衫,就是在這個階段,靠著與奢侈品牌同樣的襯衫品質,卻只有1/4-1/3的價格,崛起成為最受日本商務人士喜愛的襯衫品牌,包括日本首富,也是優(yōu)衣庫創(chuàng)始人的柳井正成為他們的常客。當時理性消費的潮流締造了一批新的品牌。
最后,麥肯錫也給我們帶來了壞消息。
在一線城市市場,除了上述“品味中產”,其他兩類“精明買家”和“奮斗青年”消費者,都受經濟大環(huán)境影響,明顯削減了自己的消費開支。他們還不是少數。報告指出,這兩個群體合計占中國城市人口的31%。
具體到消費品類,能量飲料、碳酸飲料、瓶裝水和白酒等非必需品首當其沖被削減的幅度最大。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看完麥肯錫的報告,再回到最初的問題。都說2019年很難,很大程度上是我們過去賴以生存的模式走到了盡頭,如果不改變,2020年只會更難甚至走向死亡。但生機也同時在冒頭,也許是產品,也許是品牌和渠道,順應而變,2020又是另一個騰飛的起點。
以此為2019結尾,祝大家2020好運!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