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注入“續(xù)命”資金,魅族找到“破局”之道?

文 | 明邦名

據工商資料顯示,近日,來自珠海市國資體系的基金完成了對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魅族)的注資,第三方查詢工具天眼查顯示,珠海虹華持有魅族 50.92%股權、魅族董事長黃秀章(即黃章)持有魅族 49.08%股權,退居第二大股東。

2018 年是魅族“落魄”的一年,先是內訌風波、大幅裁員使內部元氣大傷,而后 2015 銷量不理想、2016 遭遇產能危機,整體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第三方調研機構賽諾數據顯示, 2018 年魅族銷量僅為 948 萬臺,同比下滑 46%,盡管在國內市場排名第七,但與華米OV 等頭部玩家相差甚遠。

面對所處的尷尬境地,魅族選擇引入國資入局企業(yè),對于尚處于“內憂外患”的魅族而言,雖暫時性解決了資金危機,但頭頂無疑多了一把懸在上空的達摩利斯克之劍。

“腐化”后的魅族,誰來拯救?

根據 Canalys 最新發(fā)布的 2019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調研報告顯示,該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8800 萬臺,同比下跌了 3%,這也是自 2013 年第二季度以來,近 6 年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單季度出貨量的新低。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移動互聯網上半場格局初定,智能手機市場迎來“新飽和”,手機盈利模式單一化以及創(chuàng)新同質化都在進一步弱化存量市場活力,對于曾叱咤一時的魅族而言,未來,仍是個未知數。

眾所周知,魅族對內實行家族式管理方式,以創(chuàng)始人黃章為“獨立標桿”,帶領團隊“由零到一”完成忠實用戶原始積累,然而,自 2015 年暴露的魅族內訌事件,實際顯露出魅族在管理層面存在諸多弊端,一方面,權利高度集中化削弱團隊創(chuàng)新意識,上行下效式限制品牌多維度革新;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時代復雜多變,長尾式企業(yè)結構難以適應靈活多變的互聯網生存法則。

作為流量見頂的移動手機領域,后起之秀 OPPO、Vivo 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線下生態(tài)布局打法,聚焦下沉市場,在格局初定的手機領域仍占得一席之地,縱觀魅族,逐步走向下坡路,一方面,2018 年年初,魅族被曝出 2500 家專賣店關了 500 多家,盡管魅族官方辟謠

稱店面關閉并沒有 500 家之多,但其線下布局倒退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魅族在下沉市場的布局微乎其微,三四線城市直營店屈指可數,營銷能力成為短板。

面對國內市場發(fā)展受限、競爭體系多,魅族也開始尋找新的契機,加大對海外市場品牌鋪設以及多窗口業(yè)務拓展,打通海內外銷售渠道、品牌渠道、供應鏈渠道。魅族主要發(fā)力于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雖入局時機早,但卻難有突破性進展,一方面,市場出機量萎靡不振,大面積積壓庫存導致資金陷入“空庫”狀態(tài),無資金來源推動新興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相比于其它手機品牌商,魅族產業(yè)、盈利方式單一化程度高,在低端機市場難以維系高性價比優(yōu)勢。

割裂后的“續(xù)命棋”,是愛還是恨?

作為珠海實業(yè)創(chuàng)新“頂梁柱”的存在,魅族為當地提供充足勞動崗位的同時,也貢獻豐厚稅金收入,“解救”魅族,成為珠海引入、扶持互聯網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重要一環(huán),也是為當地就業(yè)率提供后臺支撐不可或缺的一步。

據媒體報道,魅族上一輪融資是在 2014 年,當時獲得 6.5 億美元戰(zhàn)略投資,其中阿里出資 5.9 億美元。阿里的投資助推了魅族銷量快速增長,2015 年魅族銷量增長超350%,成為全球銷量增速最快的手機廠商,總銷量突破 2000 萬臺。自此,完成了屬于魅族時代的巔峰,而后,陷入無止境戰(zhàn)略調整期。

此次國資入駐魅族,無疑上演了一幕“曲線救企”生死戰(zhàn),一方面,魅族急需資金推進市場占有率,保障后臺供應鏈完備,品牌戰(zhàn)略落地實施;另一方面,國資站臺提供可靠信任背書,進一步吸引資本機構青睞。然而,國資控股對于迭代更新要求“短平快”的互聯網企業(yè)而言,恐怕是喜憂參半。

作為政府投資性項目,風險投資向來都不是必選項。前述專家表示,“如果實控人沒有變 更,政府投入也需要從企業(yè)上市后退出,無論采取哪種架構,該筆投資對企業(yè)而言都是個挑戰(zhàn)”。引入國資為企業(yè)站臺,從短期發(fā)展來看,能夠緩解魅族短時間資金不足所帶來的下行壓力,以及促進企業(yè)在政策資源優(yōu)勢上多元化布局;

從企業(yè)長期發(fā)展而言,國資入股勢必制約企業(yè)發(fā)展,一方面,難以適應互聯網結構靈活性轉變、產品快速更新迭代節(jié)奏;另一方面,國營、民企之間內部矛盾容易激活,難以實現企業(yè)內部管理一致性。

余火未盡,后移動互聯網“戰(zhàn)火”遷移

2019 年 5 月 7 日,谷歌 I/O 開發(fā)者大會開幕,會上,谷歌正式發(fā)布了 Android Q 新系統(tǒng),支持 Android Q 的手機廠商包括 Pixel,一加,TEcno,小米,ASUS,華為,索尼,諾基亞,OPPO, LG,Essential,vivo,realme 一共 13 個手機品牌,作為老牌國產手機品牌的魅族,卻并不在其列。

根據行業(yè)統(tǒng)計,目前的中國手機市場大格局已定,相對于華為、OPPO、vivo 和小米的盈利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其他品牌的生存壓力將越來越大,魅族想要繼續(xù)深耕手機行業(yè),需不斷調整自身戰(zhàn)略以適應“后互聯網”時代發(fā)展。

在突破性 5G 手機時代到來之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實際已經進入“紅利真空”時代,首先,幾大強勢頭部品牌的市場集中度提高,T 型格局已定;其次,技術創(chuàng)新趨緩,消費者換機動力不足,存量市場難以再度激活;另外,市場實際進入了零和博弈階段,結構化增長代替了絕對增長。

對于魅族而言,技術+場景兩端的提升還有著巨大想象空間,一方面,需加大對新技術研發(fā)資金投入,深耕技術與場景結合的落地方案實施;另一方面,調整發(fā)展路線,建立核心品牌壁壘,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由單一產業(yè)向多元化過渡。

后移動互聯網時代,將是一次技術落地場景上的較量,萬物互聯式體系將迎合人工智能(AI)構建閉環(huán)生態(tài),AI 手機將逐步取締現存智能手機,所有用戶在低成本下就可以享受私人訂制版用戶體驗,未來懂你的,不一定是父母、朋友甚至戀人,更可能是你寸步難離的 AI 手機。

江湖老劉,TMT行業(yè)觀察者,知名IT評論員。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5-21
國資注入“續(xù)命”資金,魅族找到“破局”之道?
魅族在手機市場還有崛起的機會嗎?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