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信領域的“鯰魚”,虛擬運營商或將在2017年迎來新生。據悉,中國聯通近日已經啟動了資費新政試點。與現行的資源池收費模式不同,模組資費不需要虛商以具體單價標準批發(fā)語音、流量,而具有更高靈活性和低價優(yōu)勢。因受制于“批零倒掛”的難題,自2013年底工信部在電信行業(yè)試點引入虛商以來,大部分虛擬運營商長期虧損,而新資費政策有望提升虛擬運營商的盈利能力。業(yè)界熱盼的虛商正式牌照或將于春節(jié)前揭曉,對于想繼續(xù)馳騁通信江湖的虛商而言,要加足馬力尋求可行的盈利模式、強化差異化經營了。
中國聯通試點資費新政
虛擬運營商有福了。工信部今年將加強對轉售業(yè)務資費管理以及批發(fā)價格等方面的監(jiān)督指導,為移動通信轉售業(yè)務健康發(fā)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在工信部指導下,中國聯通率先啟動了資費新政的試點工作,推出模組資費,試點結束后,中國聯通將向所有合作虛擬運營商實施資費新政。而即將實施的模組資費,即基礎運營商打包一個語音、流量等方面的套餐后出售給虛擬運營商,資費相對固定。
中國聯通監(jiān)管事務部總經理周仁杰認為,中國聯通模組模式將為虛擬運營商提供更加廣闊的創(chuàng)新空間,便于虛擬運營商自由組合、靈活設計通信產品,深入挖掘并提升細分市場的客戶價值,并為用戶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務體驗。
實際上,這已不是中國聯通第一次“惠”虛商了。不久前,中國聯通曾計劃于今年向合作的虛擬運營商取消保底結算承諾。這意味著虛商此前發(fā)展ARPU值相對較低的用戶所支付給基礎運營商的一大筆資金將不用再支付。
新資費政策或助力虛商盈利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42家民營企業(yè)累計發(fā)展轉售用戶超過3750萬,吸引民間投資超過30億元。但是,虛擬運營商發(fā)展壯大的過程實則并不輕松,據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yè)聯盟秘書長鄒學勇透露,從2013年底開始試用至今,大部分虛擬運營商長期虧損。
究其根本,“批零倒掛”是導致虛擬運營商經營持續(xù)虧損的主要原因。按照鄒學勇的說法,基礎運營商直接給用戶1M流量0.05元,而給虛擬運營商的價格高達0.15元,由此產生了“批零倒掛”現象,在此背景下, 虛擬運營商一直未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
在資費新政試點之前,中國聯通給予合作虛擬運營商的資費形式為“資源池”模式,即基礎運營商給虛擬運營商語音、流量等方面的單價,由虛擬運營商自己組合。雖然資源池模式靈活性極高,但是成本也高,由此造就了“批零倒掛”的困局。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按照模組資費模式,虛商給中國聯通的結算價格將大為降低,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批零倒掛”的問題,部分虛擬運營商可以因此實現盈余。此外,新資費政策還將改善虛擬運營商ARPU值低迷的局面,使其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發(fā)牌在即,虛商迎大考
虛擬運營商試點兩年,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不僅有效促進了提速降費,更極大推動了電信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流量不清零、無漫游、零月租等舉措讓用戶享受到了電信業(yè)發(fā)展及改革的紅利。
不過,在兩年試點期間,虛擬運營商面臨著通訊信息詐騙、“批零倒掛”、互聯互通、實名登記等一系列問題,尤其是徐玉玉案之后,虛商更是處在了風口浪尖上。也正因為如此,本該在去年年初就結束的移動轉售試點期被“延后”,正式牌照遲遲不得下放。
可喜的是,近日有消息稱,國務院將于春節(jié)前批復移動轉售正式牌照相關事項,年后開放申請窗口。此后,虛商可以向工信部提出申請,工信部審核、批復后為虛商發(fā)放正式牌照。
牌照下發(fā)在即,但也不可“得意忘形”。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工信部發(fā)正式牌照前夕,工信部公告稱,依據《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規(guī)定,收回北京北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碼號資源,分別是10022和10046。這表明,虛商行業(yè)洗牌或將加速,馬太效應漸顯,發(fā)展不理想的虛商最終將退出舞臺。
對于想要走得更遠的虛商而言,在正式牌照下發(fā)前,當務之急是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探索出可以盈利的發(fā)展模式。與此同時,有新的嘗試才會有新的進步,但一定要在尊重用戶的前提下進行探索創(chuàng)新,瞄準細分市場、進行差異化經營是必修課。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