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李陶陶/文)10月25日消息,在核心移動通信市場趨于飽和的大環(huán)境下,國內三大運營商一直努力做著“去電信化”的轉型?!叭ル娦呕辈皇呛唵蔚匕堰\營模式互聯網化,而是涉及到了整個電信運營商生態(tài)鏈的協同改造,其難度可想而知。再加上沒有先例可以借鑒,國內電信運營商只能小心翼翼地摸著石頭過河。
幸運的是,這個局面在不久的將來有望被打破,因為由國外運營商探索的轉型之路已經初具“雛形”。 據了解,美國AT&T將收購美國傳媒巨頭時代華納,前者是第二大電信運營商,后者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電視媒體企業(yè),不僅擁有一系列知名電視頻道,還有好萊塢電影制片公司華納兄弟以及強大的電視、移動和寬帶分發(fā)渠道。AT&T此舉得到業(yè)內人士的高度評價,其收購時代華納這一跨界交易的事件儼然成了國內運營商轉型的指路牌。
融合是趨勢
近日,有消息稱,美國第二大電信運營商AT&T于上周六宣布,將以854億美元(約合5777.6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美國傳媒巨頭時代華納。如果進展順利,這將是今年全球最大并購案。其實,這已經不是美國市場第一次運營商收購互聯網公司。前有Verizon與雅虎聯合體,后有AT&T和時代華納之間的并購,也由可見在美國市場,網絡加內容的運營模式正在成為美國電信市場的主導。
據媒體報道,在美國,AT&T是電信運營商巨頭,而時代華納又是通過電信等渠道傳播內容的傳媒巨頭,兩者結合也是順應行業(yè)發(fā)展、尋求解決之道的必然選擇。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使用移動設備、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的觀看電視電影,現有的媒體生態(tài)系統正在被顛覆。雖然目前的業(yè)務仍以觀眾規(guī)模為主,但消費者開始逐漸分化,追求個性化用戶體驗。
報道透露,無論是AT&T還是時代華納都堅信,在以現有方式包裝并推銷電視電影節(jié)目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二者的合并能夠開創(chuàng)新的商業(yè)模式。AT&T首席執(zhí)行官蘭德爾•斯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和時代華納首席執(zhí)行官杰夫•比克斯(Jeff Bewkes)都認為,在更多的消費者都通過流媒體、移動設備獲取喜愛視頻內容的現實情況下,兩家公司攜手并進更有利于今后的發(fā)展。
在獨立電信分析師陳志剛看來,AT&T收購時代華納對全球電信運營商都帶來了一定的啟示,“所有致力于數字化轉型的電信運營商,應該首先認識到,產業(yè)邊界消失的速度遠比你想象的來的還要快,一個融合大內容、大網絡的電信運營商或許將是未來電信運營商的主要形態(tài),沒有內容和網絡的融合,或者說不能控制內容業(yè)務單元的電信運營商將成為時代的棄兒。”
反觀國內,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都處于改革關鍵期。不過,包括轉型最急迫的中國聯通在內,也尚未找到正確的方向。而美國電信行業(yè)整體的改革方向和運營方式,對國內電信運營商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所謂前人修路后人行,在探索轉型的道路上,美國運營商先走一步,對國內電信運營來說也未必是壞事。
國內三大運營商能否按圖索驥?
在轉型的道路上,國內三大運營商也一直在探索之中。就拿剛被列入混改試點的中國聯通來說,其未來將圍繞音樂和閱讀業(yè)務,組建兩家獨立運營的子公司。而早在2015年,中國移動的咪咕就已經正式開始運作,并在很多領域已經展現出強大的經營能力。中國電信則已經把分布在各地的互聯網業(yè)務基地獨立運營,同時天翼視訊公司試點開展各項移動互聯網業(yè)務。
說了這么多,運營商收購做內容互聯網公司到底有什么好處?那就以近幾年發(fā)展最好的視頻業(yè)務為例,來看兩者融合之后到底會產生怎樣的效果?!耙曨l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通信溝通方式,將不斷的替代語音、文字和圖片,而視頻對于網絡質量的要求更高,客戶體驗管理更難,輕運營模式和低成本運營的互聯網公司會越來越不適應,而電信運營商掌握網絡優(yōu)勢和管理能力,這也有可能徹底改變互聯網公司與電信運營商的活力對比?!彪娦叛芯亢虸T咨詢師馬繼華表示。
此外,他還建議,手中掌握3000多億現金的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還處在整合內部資源的階段,如果能夠將自身擁有的千億級別的年收入實力去收購一些有些沒落的傳統視頻媒體公司,實現網絡與內容的結合運營,將會在高速寬帶互聯網時代擁有真正的彎道超車的能力。
it老記冀勇慶表示認同,他坦言,“未來無論是電信運營商、互聯網公司、有線電視公司還是媒體公司,都將融合在一起,就看誰能夠率先融合成功,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全融合型、全能型的、以用戶為中心的運營商了?!?/p>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