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消息(南山)10月11日,中國臺灣地區(qū)公平交易委員會(下稱“臺灣公平會”)以涉嫌壟斷,阻礙市場公平競爭,對高通處以5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巨額罰款。臺灣公平會調查顯示,高通違法期間至少持續(xù)七年,且違法期間向臺灣企業(yè)收取授權金總額約870億元,以及企業(yè)向高通采購的基帶芯片總金額約2000億元。
高通迅速發(fā)表聲明稱,該罰款與高通在臺灣的營收金額或活動不存在任何合理關系,將提起上訴。公平會針鋒相對反駁稱,判罰高通有基礎和依據,絕對合理,也不怕高通上訴。
臺灣業(yè)界認為,本次判罰案雙方攻防的關鍵,在于臺灣代工廠向高通繳納的授權費。
如果臺灣公平會調查數字準確,臺灣廠商7年時間一共向高通采購了2000億元的基帶芯片,繳納專利授權費870億元。但是臺灣手機廠商7年來是逐步沒落的過程,如今整體出貨量不足5000萬部,這筆巨款主要是蘋果手機代工廠富智康、鴻海、和碩、緯創(chuàng)、仁寶電子繳納。問題在于,這筆錢并非是代工廠出,最終還是由蘋果支付,通過這條渠道,蘋果可以減少向高通繳納專利費。
臺灣業(yè)界認為,高通會以這個切入點上訴,臺灣公平會可能落入高通與蘋果獨特的專利授權模式陷阱。
今年,蘋果已經不滿足于這種繳納專利費的模式,拒絕繳納專利費。高通因此對這些臺灣代工廠也發(fā)起了訴訟。高通此前信心滿滿的表示,對這起訴訟勝算很大。
目前高通與蘋果的訴訟進入了中后期階段。因此,臺灣公平會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判罰高通,可能有保護自家企業(yè)的意圖。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