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7月27日(北京) 最近,騰訊在電商領域動作頻頻,其中不乏牽動各大媒體神精大轉變。3月10日,騰訊與京東聯合宣布,騰訊入股京東15%,成為其一個重要股東。并且,雙方達成戰(zhàn)略協議,合作期限為五年,合作期內騰訊將京東定為實物電商的首選合作伙伴,騰訊承諾八年之內不進入這個領域。
消息一出,業(yè)界紛紛猜測,騰訊、京東將深入合作,強強聯合,有效狙擊阿里。然而,昨天(07月26日)晚間曝出的一則新消息,似乎改變了大家的看法。很多人也跟著蒙了!
據消息人士透露,蘇寧將與微信“深入合作”,不出意外的話下周將正式對外宣布。蘇寧云商“8.18大促”將是雙方合作后的首次“聯合軍事行動”.
如果此消息屬實,則表明騰訊與京東的合作并沒有業(yè)界之前想象得那么“緊密”.當時,京東急于上市,騰訊急于甩包袱。所以,騰訊入股京東,很可能僅是一場你情我愿的資本游戲,而不是各自拿出100%誠心一起做市場、打天下!而這種松散的聯盟比較脆弱,很難形成聚合效應。還有可以拖累微信,入口優(yōu)勢被過度消費后,會逐漸失去用戶信任,最終導致用戶拋棄或習慣性忽略。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優(yōu)勢,功虧一簣瞬間瓦解。
不過,騰訊的做法也可以理解,自己做不好電商,那就采取合縱策略,聯合多家電商,以資本運作的方式掘金電商市場,通過別人的手,拿到屬于自己的那杯羹。在這樣的基本策略下,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也就順理成章了。
通過最近騰訊的一些舉動,可以明顯看出,騰訊對電商市場態(tài)度和策略的調整。而轉變的核心就是:以資本運作為切入點,通過合縱聯盟的形式掘金電商。具體的做法,簡單梳理、猜測如下:
第一步,騰訊將其旗下所有電商平臺打包出售給京東,然后再收購京東15%股份。以資源整合,利潤共享的協作方式挖金電商市場。
第二步,與國內幾家主流的電商平臺結盟,或戰(zhàn)略投資,或資源整合??傊褪峭ㄟ^合作,在電商市場分得比自營更大的一杯羹。而與蘇寧的“深入合作”可能就是全面出擊的頭一陣。另外,投資買賣寶也是一例!
下一步,將微信等移動應用平臺化,整合、接入更多合作商。以股權投資的方式發(fā)展出更多戰(zhàn)略合作伙伴。也就是說京東不太可能擁用微信億級流量入口的獨家所有權。騰訊想要的是勢在必得,不管誰是老大,能分到實惠就行了。
在電商市場資本異?;钴S,各大平臺,尤其是創(chuàng)業(yè)型平臺對資本也有著剛性需求,騰訊在電商領域經營策略的轉變,能夠很快吸引到一些平臺的注意。騰訊能合縱到的平臺,就不只京東、蘇寧兩家。不過,就算騰訊能夠將二三線平臺都接入聯盟,也并不一定能成功狙擊阿里。這種看似龐大的陣勢,實際上非常脆弱,挑戰(zhàn)重重。具體說來:
1、以資本整合或資源整合的方式結盟二三線電商,這種相對松散的弱弱聯合,風險很大。各方自打小算盤,很難形成持續(xù)的合力。一兩次活動,小打小鬧可以,但長期很難像一家公司那樣同舟共濟。實際發(fā)展過程中,騰訊難免出現厚此薄彼的情況。遇到利益沖突,很難從根本上調和。聯盟最后的結果輕則不歡而散影響進度,重則無法調和分崩離析。
2、現在微信的“流量入口”已經承載太多東西。如果騰訊還要持續(xù)增加內容,最后平臺上肯定會出現大量用戶不需要的信息。信息泛濫,必然傷及用戶體驗。在這種情況下,用戶要么習慣性忽略,和QQ的彈窗廣告一樣。要么難以忍受,放棄微信轉投其它平臺。最后,微信的入口變得無關緊要,好不容易沉淀下來的優(yōu)勢瞬間瓦解。
3、接受騰訊入股,平臺方最看重的不是資金,而是資源!然而,與多家“戰(zhàn)略合作”必然會降低各方的期望值,所拿給騰訊的資源,也會有更多的保留。隨著,騰訊微信入口作用“摻水量”的不斷增加,騰訊在合作談判中的地位,也會逐漸由主動變成被動。這些電商平臺,發(fā)展起來后,很可能甩掉騰訊,自己干。最后,騰訊在電商領域很可能被邊緣化,資本運作模式成泡影,最后不得不舊業(yè)重拾,繼續(xù)自營,這又是另一個輪回了!
4、騰訊曾承諾:“實物電商戰(zhàn)略合作首選京東”.然而,短短時隔三月,就立即與京東對手聯合“深入合作”,難免會讓人寒心!盡管,從法律上看,騰訊此法并無不妥,但騰訊的信譽和在業(yè)界的口碑會有所損傷。難免被指,只關注眼前利益,落個背信棄義的名聲。而這種利益不大,無契約精神的做法,會讓新的合作伙伴戒心重重,大大降低騰訊的凝聚力!
5、騰訊畢竟不是投行,在電商領域,押注資本運營,長期性存疑。如果這條路最后證明行不通,騰訊再反過頭來,重操舊業(yè),可能已經錯過最佳發(fā)展窗口期,難有大起色。另外,四處出擊的騰訊,氣焰已然非常囂張,當其在電商領域遇到發(fā)展瓶頸之時,如果大家再來個落井下石,聯合抵制,那騰訊可就只有收拾殘局的份了。這種情況比較極端,但并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財大氣粗的騰訊,能夠做的事,遠不止這些?;蛟S,小馬哥還有更大的戰(zhàn)略在后面。不管怎樣,中國電商市場一直不缺少熱鬧,你方唱罷我登場。對于我等媒體人來說,能夠靜觀一場場大戲,也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對于騰訊電商新策略的未來,我們也將持續(xù)關注!(極客網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 首席AI官和首席數據官,哪個能走到最后?
- 從VTuber到Faceless頻道,AI虛擬角色改寫內容創(chuàng)作賺錢邏輯
- 華為聯發(fā)科專利官司再燃戰(zhàn)火 雙方到底爭的是什么?
- 瑞金醫(yī)院與華為“博士天團”聯手攻堅 煉就頂級病理大模型并啟動開源
- 投行稱英偉達市值將沖擊6萬億美元 AI之外還有機器人萬億市場
- 中國信通院提出AI WAN目標架構,運營商IP廣域網價值變現迎契機
- 5G-A,聯通用AI幫你這么玩兒
- 共建AI時代全球化開發(fā)者生態(tài),華為云持續(xù)加碼海外布局
- 直擊2025 MWC上海:5G-A加速跑,AItoX落地忙
- 行業(yè)熱議“芯片問題沒必要擔心”,背后的AI創(chuàng)新范式已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