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傳規(guī)模裁員20%,滴滴未來該駛向何方?

極客網·極客觀察2月23日 據相關媒體報道,滴滴旗下的各項業(yè)務線都有相應的裁員動作,裁員比例約為20%左右,即便是作為主營業(yè)務支柱的網約車也“難逃一劫”。實際上作為國內互聯網出行巨頭,滴滴早在去年12月份就被傳出裁員優(yōu)化,僅有國際化業(yè)務戰(zhàn)線和自動駕駛部門免受波及。 

此次滴滴的裁員尚屬情理之中,資本加持下開啟的瘋狂擴張游戲,在強監(jiān)管時代和業(yè)務幾近停滯不前的雙重夾擊下,讓滴滴的道路愈加坎坷。股價下跌、App上架時間待定,讓滴滴不得不按下增長的暫停鍵。

2012年,滴滴孵化于北京中關村,靠著對網約車市場的敏銳把控和資本的力量過五關斬六將,最終問鼎中國移動出行市場。面對網約車市場的暗流涌動,滴滴是否能夠重回高光時刻?又或者深陷頹勢一蹶不振?

QQ截圖20220223111724.jpg

規(guī)模裁員背后的盈利困局

滴滴的日子到底好不好過,其實從招股書中也能窺見一二。

頂著700億美元估值的滴滴,雖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約車出行平臺,但在利潤方面卻出現了持續(xù)性的虧損。2020年滴滴總裁柳青在接受采訪時曾強調滴滴的核心網約車業(yè)務已經盈利,試圖扭轉外界對滴滴業(yè)務虧損的印象。但從整體上來看,滴滴卻一直在“燒錢”。

從2018年到2020年,滴滴出行的凈虧損分別為149.79億元、97.33億元和106.08億元。除了報告期內的虧損之外,滴滴上市后的第一份財報數據也不盡如人意。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滴滴總營收同比下降2%,凈虧損約為306億元。直觀上的數據讓滴滴的股價下跌。

從架構上來看,支撐滴滴的“三架馬車”分別是中國出行業(yè)務、國際業(yè)務和其他業(yè)務,其中中國出行業(yè)務占據滴滴整體業(yè)務收入的93%。事實上,滴滴并不是所有的業(yè)務都不賺錢,網約車出行業(yè)務的確實現了不同程度上的盈利,但是其他業(yè)務線的落敗卻也足夠讓滴滴傷筋動骨。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當屬曾被認為是承載未來第二增長曲線的橙心優(yōu)選,即便滴滴當初對橙心優(yōu)選放出了“投入不設上限”的豪言,但最終也抵不過深不見底的“燒錢”。在2021年Q3季度中,滴滴凈虧損為306億元,其中橙心虧損就占據了208億,最終不得不選擇退出。

砍掉橙心優(yōu)選,雖是止血,但也意味著承載著的滴滴增量的目標曲線被折斷;雖然國際業(yè)務和自動駕駛等業(yè)務還在有序的開展當中,但就目前來說,這些業(yè)務并未給滴滴的營收創(chuàng)造太多可觀的亮點,反而也需要靠滴滴“輸血”。特別是在滴滴出行App未上架的情況下,一切似乎都囿于停滯的困頓之中。


其他玩家攻城略地

對滴滴來說,下架無疑是“當頭棒喝”。據相關數據顯示,滴滴上市時披露的日均訂單量約為2500萬左右,而在2022年1月份公布的日訂單量僅為2000萬單。滴滴的流量入口被關閉,給了其他平臺逆勢崛起的機會。

根據全國網約車監(jiān)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258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了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不管是T3出行、曹操出行這樣的獨立網約車平臺,還是高德、美團這樣的聚合性平臺,都試圖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場關于網約車市場的戰(zhàn)爭重新打響,每一位玩家都不容小覷。

以T3出行為例,其背靠阿里、長安、一汽、東風等企業(yè),有著深厚的行業(yè)根基。目前其累計注冊用戶已經突破2500萬,上線城市超過65個,廣告宣傳和補貼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網約車行業(yè)的悄然變化,也給了美團打車重新發(fā)力的機會。從自營到聚合,再到如今重新上線自營,從模式的轉變上也能夠看到美團對網約車市場的野心。特別是自營和聚合的雙重結合,在美團自身的流量帶動之下,也吸引到了更多的用戶和司機。

憑借著良好的用戶基礎,高德地圖一直堅持著聚合戰(zhàn)略不動搖??梢钥吹礁叩碌貓D上的網約車平臺多達數十家,并且還區(qū)分經濟型、優(yōu)享型、商務型等不同的用車標準,從使用地圖到叫車,一站式服務快捷方便,更能夠從全方位滿足用戶的需求。

App下架超半年,對滴滴來說是否會掉下神壇呢?從短時間內看是不會的。雖然大量的競爭者已經涌現,但滴滴所擁有的運力依然是其他平臺所欠缺的。特別是在高峰時段,響應速度、覆蓋程度等,滴滴是有著明顯優(yōu)勢的。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滴滴就能夠高枕無憂。網約車平臺用戶其實并不存在忠誠度的說法,一般打車用戶主要考慮的就是速度和價格,在面對其他平臺極具誘惑力的補貼時,滴滴的老用戶流失或許也會越來越嚴重。

綜上,在面對國內業(yè)務的不確定的情況下,滴滴唯一能夠做的或許就是協調好司機和乘客之間的利益,盡全力確?,F有用戶的留存,同時寄希望于國際化、自動駕駛等新業(yè)務的增長和爆發(fā),迅速找到第二增長曲線。接下來滴滴會做出什么樣的戰(zhàn)略部署來改變現有的格局,讓我們拭目以待。(妍妍)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2-02-23
被傳規(guī)模裁員20%,滴滴未來該駛向何方?
股價暴跌、App上架時間待定,讓滴滴不得不按下增長的暫停鍵。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