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4月8日(北京)據市場研究公司IDC和Synergy稱,思科控制著約63%的路由器、交換機市場,以及30%的網絡安全市場,這使得該公司成為物聯網巨頭之一。但是,要想真正掌控物聯網,思科還要做得更多。
為了滿足日趨增長的物聯網需求,思科開發(fā)了統(tǒng)一計算系統(tǒng)解決方案,集服務器、網絡硬件和安全軟件于一體。統(tǒng)一計算系統(tǒng)解決方案幫助思科以比對手更低的價格銷售硬件和服務。在思科上一財季的營收中,硬件和服務占比分別為76%和24%。
除此之外,思科在物聯網領域還有大動作。以下是投資者應當關注的思科在物聯網領域的三大動作,堪稱思科在物聯網領域的“三條腿”:
一、20億美元投資
據思科亞太和日本區(qū)總裁歐文坦(Irving Tan)稱,思科已經在物聯網產品和解決方案方面投資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億元),2017年前將再投資10億美元。這些資金將用于收購或投資有前景的物聯網公司,強化其相關技術。
在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言時,思科企業(yè)發(fā)展副總裁德里克艾迪摩托(Derek Idemoto)表示,該公司將投資與物聯網有關的80家公司和35家基金,涉及的業(yè)務包括數據分析、內容技術生態(tài)鏈和移動連接解決方案。
二、創(chuàng)業(yè)公司孵化器和創(chuàng)新中心
部分資金將被用來設立創(chuàng)業(yè)公司孵化器和創(chuàng)新中心,向全球開發(fā)者和小公司提供幫助。思科已經在里約熱內盧、多倫多、柏林、巴塞羅那、松島、東京、倫敦和悉尼設立了8家物聯網創(chuàng)新中心,這些創(chuàng)新中心供客戶、創(chuàng)業(yè)公司和研究人員討論、測試物聯網技術。
思科、英特爾和德國電信在克拉科夫、柏林和維也納設立了Challenge Up!物聯網孵化器。孵化器將通過聯合開發(fā)、利用三家公司的資源,幫助創(chuàng)業(yè)公司更快地在市場上推出它們的產品。
這些創(chuàng)新中心和孵化器能幫助思科在早期階段投資有前景的物聯網技術,把它們“捆綁”到其網絡生態(tài)鏈。
三、分析實時數據
思科預計未來10年物聯網產業(yè)規(guī)模將達到19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7萬億元),其中數據分析解決方案將占到7.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8萬億元),但在這一市場上思科落后于IBM和甲骨文,因為大多數分析解決方案都是在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服務器后對數據進行分析的。這意味著收集的數據專注于以往的事件而非實時應用。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思科去年12月份啟動了“萬聯網的連續(xù)分析”項目,在其硬件產品中整合分析能力。這使得企業(yè)能實時處理來自物聯網設備的數據,對傳統(tǒng)分析解決方案構成了顛覆性威脅。
物聯網的未來
由于微軟、高通、英特爾、IBM和華為等巨頭都試圖利用它們的既有優(yōu)勢在物聯網領域分一杯羹,物聯網出現了圈地熱。
對于思科來說,網絡是其優(yōu)勢,但也可能是當前唯一的優(yōu)勢?,F在它必須將其技術用于連接帶有傳感器的“萬物”。投資更多公司,資助孵化器,用分析工具增強其網絡硬件,是思科實現其目標的3條有希望的途徑。
思科是全球最大的網絡硬件廠商之一,每年營收接近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67億元)。思科此前預計,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由今年的250億增長至2020年的500億。而思科的對手華為則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1000億物聯網聯接。
- 百億美元預算僅分到3.25億,馬斯克的SpaceX遭遇最狠一擊
- 啟信寶發(fā)布《全國產業(yè)集群大全》,全景透視超20000個特色產業(yè)集群
- 人民日報對話任正非: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
- 五大領域,六大亮點!全國首個新域新質創(chuàng)新大賽落地青島
- 2025新域新質創(chuàng)新大賽新聞通氣會?在青島召開
- 華為ICT大賽2024-2025全球總決賽收官:AI賦能教育轉型,助力ICT人才培養(yǎng)
- 從無線再進化到數據完整性:解碼Qorvo如何定義下一代智能設備
- 發(fā)力5G-A揚帆,山東領航萬兆時代:助推新型工業(yè)化崛起
- 萬智互聯 加速邁向智能世界——華為亮相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 聯想車計算上海車展亮劍:以智算AI,驅動汽車“智慧”加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