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隨著5G時代的到來、運營商網絡轉型的推進、用戶體驗需求的提升,新一代光網絡呼之欲出。
新一代光網絡是一張怎樣的網絡?或許業(yè)界鮮少有誰比烽火通信更有發(fā)言權。這家長期居于光網絡領域第一梯隊的廠商早在兩年前即對此有過初步闡述,并發(fā)布了業(yè)界首個聚焦5G的FitHaul承載解決方案;2018年又在此基礎上發(fā)布云化網絡解決方案,進一步強調“云網協同、網隨云動”;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期間,它再一次更新、豐富了自己的理念,提出“泛在、超寬、開放、隨需”的智慧光網(SMART ON)解決方案。通過不斷的提煉與升華,為光網絡指明了未來發(fā)展方向。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智慧光網’的提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依靠長期積累。我們通過這幾年的不斷思考、理論聯系實踐,定義了‘泛在、超寬、開放、隨需’的本質特征。唯有具備這些特征,光網絡才能更好地支持5G,才能幫助運營商實現靈活的業(yè)務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在大會期間的專訪中,烽火通信副總裁范志文這樣告訴C114。
加速向新一代光網絡邁進
在過去數十年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中,光網絡就像是幕后英雄,默默地為基站、寬帶、專線等業(yè)務提供帶寬和連接。但面向5G,這一切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在范志文看來,5G開啟了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連接將無處不在,海量的物與物的連接即帶來了連接數的成千上百倍增長;原來典型的點對點、點對多點的業(yè)務結構也在向一朵朵云之間的任意互聯變化;所連接的新業(yè)務也對網絡覆蓋、網絡性能、調度管理等提出新的挑戰(zhàn)。除了技術層面的驅動,5G還帶來了用戶體驗、商業(yè)模式的變革,新一代的光網絡也將走向前臺,在作為海量連接的基礎網絡的同時,還將成為直接向用戶提供資源和服務的業(yè)務網絡。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此前亦指出,5G的競爭正演變?yōu)橐粓龉饫w基礎設施的競爭,其網絡架構、功能分布、拓撲、設備形態(tài)乃至傳輸媒質都將發(fā)生重要變化。
與此同時,網絡轉型是當前全球運營商爭相投入的熱點,中國電信的CTNet 2025、中國移動的NovoNet2020、中國聯通的CUBE-Net,都在愿景和目標中特別強調用戶體驗、解耦和新運營。然而光網絡作為整體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在IT化的轉型中“走得相對比較慢”。
無論是從順應時代發(fā)展角度、亦或是打破網絡轉型瓶頸角度,加速向新一代光網絡演進都已是必然之舉。
何謂“智慧光網”?
為了辨明光網絡未來發(fā)展方向、厘清新一代網絡是一張怎樣的網絡,以及在建網思路上達成產業(yè)共識,烽火通信在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期間組織舉行了以“光聯萬物,智創(chuàng)未來”為主題的智慧光網創(chuàng)新論壇,并發(fā)布了智慧光網解決方案。
智慧光網首先是一張可以完美支持5G切片的全能承載網,這是其作為管道(基礎設施)的基本定位;其次它是一張能夠為使用者創(chuàng)造價值的業(yè)務網,不僅提供帶寬、鏈路、連接等網絡資源出租,還可提供網絡即服務(NaaS);最后它還是一張TCO最優(yōu)的網絡,實現單位比特成本的下降、人工配置的簡化和綠色節(jié)能,范志文這樣描繪目標網絡稱。
在最初“泛在、超寬、極簡、隨需”的建網理念基礎上,烽火通信此次將其對光網絡的最新思考以及近年來部署實踐所獲經驗融入到智慧光網解決方案中,定義了“泛在、超寬、開放、隨需”的新一代光網絡本質特征。據介紹,泛在指的是光網絡延伸到邊緣,面向2C、2B、2H等場景提供泛在連接服務;超寬即構建高速度、寬車道、靈活調度的物理層“高速車道”;開放強調分層實現接口開放、網絡開放和能力開放;隨需意為提供基于用戶體驗的隨需業(yè)務,AI輔助全生命周期管理。
“我們現在看到光網絡在網絡建設上甚至有些倒退,端到端過分強調單一廠家網絡,這違背了網絡發(fā)展的主流趨勢,應該把網絡能力開放,營造多廠商、跨區(qū)域的端到端網絡格局。”范志文針對智慧光網的開放特征補充道。
智慧光網的智能又如何體現?主要以管理編排和AI的引入為表征。一方面,智慧光網支持標準化的南北向協議,可實現各廠家設備統一管理,統一的編排調度層把各專業(yè)領域、各廠家設備統一管理和調度起來;而且可以拉通銷售、計費、管理、工單等平臺,實現一站式業(yè)務開通和變更。另一方面,通過引入AI實現三大功能,其一光信道均衡,使得傳輸信道質量最優(yōu);其二設備的訓練,用于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其三智慧運維,在專家系統基礎上結合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顯著提升運維效率。
持續(xù)引領光網絡發(fā)展
作為新一代光網絡的代表,智慧光網無疑有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作為提出者和推動者,烽火通信在光通信領域也始終保持著高強度的研發(fā)投入,目前已經在邊緣靈活接入、超大容量和超高速率以及網絡智能化等方面居于領先地位。
范志文談及這些如數家珍,他表示,泛在體現在烽火解決方案覆蓋場景的完整性、全面性上。在網絡邊緣,烽火通信基于硅光模塊推出了越來越多的“小金剛”設備、做到“小個子大能量”,比如邊緣機房只需要一臺茶杯高度的小設備(小型化POTN)就可實現單波200G,真正做到全業(yè)務接入;在5G前傳承載研究中,烽火通信提前作出了許多創(chuàng)新突破,比如率先推出G.metro、半有源等解決方案。
超大容量、超高速率是光網絡最原始、最基本的要求。烽火通信已經實現單波600G試點,年底即可推出單波800G方案;C波段擴展從2007年就開始商用,基本上領先了9年左右。在干線和核心層,烽火2016年發(fā)布OXC 1.0設備,隨著柔性光背板、光層OAM技術這些阻礙OXC技術難題被一一攻克,已可實現OXC 2.0商用,1臺機柜實現1280T的交叉容量,20倍于目前業(yè)界最大電交叉能力;此外,其200G/400G的出貨量已達2000多端口,參與建設了30多個案例,領跑整個業(yè)界。
網絡智能化方面,烽火通信在SDN領域積極推動了協議的標準化,并研究AI在網絡運維中的應用。2018年,其與中國聯通合作啟動“IPRAN告警智能識別”項目,基于智能規(guī)則分析和挖掘,實現網絡告警根因溯源,具備80%的在線告警壓縮率,極大地減輕了人工工作量。
范志文還表示,烽火通信無論接入還是城域層面其OTN設備均支持SDN、支持控制器對運營商編排層的開放,在上海電信的主持下已經進行了OTN的NNI側的互通:“我們全力支持開放,無論對大廠家還是小廠家,這既是我們的承諾也已有實踐證明。”
迄今為止,烽火智慧光網也已在多張運營商網絡上得到了部署。從2015年開始,烽火通信承建了上海電信的城域OTN二平面,當時這是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城域網,通過采用20維WSS構建的MESH ROADM網絡,光層可“一跳直達”、達到最小時延,上海電信以此提供差異化專線服務,實現了政企業(yè)務的增收;與上海電信合作研究一張物理網絡邏輯成多個子切片實現L0~L2的統一承載,最終融合現有多個物理網絡,簡化網絡運維、降低OPEX;雙方還一起進行了眾多創(chuàng)新,諸如硅光應用、OXC和600G試點等。
此外,烽火承建的北京聯通端到端400G網絡,加載ASON和SDN,實現業(yè)務的隨需發(fā)放和智能運維;承建的電信華南ROADM動態(tài)超大控平網絡,覆蓋華南6省78城市超300站點,實時性能感知、智能選路。
為5G商用做好充分全面準備
6月6日中國5G商用牌照的正式發(fā)放,開啟了5G商用的新階段。盡管比業(yè)界預期的商用時間要提前了半年左右,范志文表示烽火通信已在5G承載領域充分全面做好了準備。
“5G成功,承載先行”,早在2016年初,烽火通信就已開始進行5G承載的技術研究,從承載技術、配套芯片、器件模塊、軟件協議、整機到整體解決方案端到端同步布局。經歷技術預研、產品開發(fā)和測試、試商用三個階段后,目前其解決方案已經成熟。
“正是基于提前研發(fā)和布局,我們的平臺化設備,包括SPN、IP RAN、POTN等平臺化設備的主要核心芯片和器件能實現自主化。在標準領域,烽火目前已經貢獻了113篇國際標準,牽頭50GE FlexE的標準立項,標準貢獻排名前二。”范志文告訴C114。
同時他表示,烽火通信亦積極參加由三大運營商組織的測試和試點,目前為止承建了國內20多個城市的5G試點,驗證網絡承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超高精度等5G業(yè)務的能力。從運營商驗收的結果來看,其整體測試通過率最優(yōu),在時延、保護、IPV6等測試結果都保持業(yè)界領先。
“智慧光網”實際上是一個系統的理念,體現在我們眾多解決方案中。如今我們只是剛剛踏上新一代網絡的起點,未來路還很長,烽火通信將基于四大特征不斷創(chuàng)新,推動智慧網絡持續(xù)演進、全面開花。”范志文在采訪的最后如是展望道。(C114網供稿 蔣均牧)
- “黑科技”亮相第三屆軟件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會 AI+VR駕駛模擬器引關注
- 哈啰Robotaxi破局之戰(zhàn):30億大手筆能否打破行業(yè)僵局?
- 小猿AI智慧教育引領行業(yè)新潮流,下載量飆升榜首,重塑學習新體驗
- 穩(wěn)定幣風波再起,京東嚴正聲明:堅決維護市場秩序
- 知乎直答升級:解鎖訂閱與內容分享,探索知識新玩法!
- 百望股份攜手沐曦集成電路,共創(chuàng)智能芯片新紀元
- 螞蟻科技開放香港四大核心技術:助力香港區(qū)塊鏈與人工智能發(fā)展,打造未來科技新生態(tài)
- 福特CEO反思中國電動汽車崛起:中國速度引發(fā)深思,電動汽車發(fā)展如何令人自慚形穢
- 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落地新加坡:打破自動駕駛落地之困?
- 蘋果將推廉價版MacBook:破繭之作,A18 Pro芯片領銜,輕薄與性能并存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