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最近發(fā)布的數字,表明全球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正在從量變走向質變。第一個數字是智能手機出貨量接近5億部,首次超越PC(個人電腦)出貨量,第二個數字是我國手機網民數量超過3.5億,約為整體網民數量的七成。
智能手機的出貨量超過PC,其實是遲早的事,但沒有想到它來得如此之快。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近日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4.88億部,首次超過了包括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上網本在內的PC出貨量(4.15億部)。如果不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接近PC出貨量的兩倍。
當手機接近人手一部的時候,其市場飽和程度已經相當高,增長速度會顯著放緩,但由于基數巨大,凈增用戶數依然可觀。手機上網用戶數也遵循著類似的增長規(guī)律。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5.13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8.3%;中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到3.56億,同比增長17.5%。手機網民在手機用戶中的滲透率為36.5%,表明手機上網人數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另外,與2008年的133.3%、2009年的98.5%和2010年的29.7%的手機網民年度增長率相比,2011年手機網民的規(guī)模增長顯著放緩。
前些年,智能手機普及率較低,移動數據業(yè)務無論在業(yè)務量還是收入占比上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3G牌照在國內發(fā)放三年多以來,智能手機迅速普及,移動數據業(yè)務不僅成為創(chuàng)新業(yè)務的“大本營”,也成為拉動收入和利潤增長的動力。比如,廣東聯通2011年年底就宣布公司的2G、3G流量收入雙雙在2011年首次超過短信,這是運營商主動調整業(yè)務結構的重要成果,同時也意味著手機上網已經成為傳統(tǒng)話音業(yè)務之外的首要需求。
可以說,智能手機是信息生活的終端基礎設施,當終端迅猛增長時,用戶的通信行為、消費習慣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比如,不少用戶通過智能手機觀看視頻節(jié)目、下載地圖、瀏覽網頁,甚至直接用手機下單網購商品,而在幾年前,這些功能還只能在PC上實現。運營商的3G網絡建設與優(yōu)化的投資、流量經營也應與用戶行為的變化配套。精品網絡是用戶獲得良好移動互聯網體驗的基礎,在移動網絡流量呈現爆炸式增長的情況下,網絡擴容與網絡分流是兩個不錯的選擇。未來幾年,寬帶進入提速期,用戶的寬帶上網體驗會更好;同時,用戶對移動互聯網的速率要求也會相應提高,這值得運營商引起重視并提前進行規(guī)劃布局。
智能手機功能的復雜化帶來了新問題。比如涉及手機病毒、手機支付等手機安全領域的問題,讓用戶防不勝防;軟件及服務提供商對用戶數據的不當使用,極有可能造成用戶數據泄密,引發(fā)用戶對個人隱私保護方面的憂慮;由于智能手機集多種功能于一身,因此一旦丟失,就會給當事人造成不小的損失和麻煩,這個問題涉及用戶切身利益,不容小視。
當然,智能手機普及、移動互聯網產業(yè)大發(fā)展帶來的更多是機會,尤其給移動智能終端和各種創(chuàng)新應用帶來了絕佳的發(fā)展機遇。從整體上看,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程度升高,手機上網人數越來越多,整個社會的信息獲取及交流方式也在發(fā)生變化,信息的流動性更強,且流動速度更快,不論對業(yè)務經營者還是對網絡監(jiān)管者,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 稀土短缺沖擊 日產Leaf被迫減產
- AI推薦信息存疑 專家警告用戶需謹慎核實
- 寶馬全球銷量微增0.4% 歐洲回暖難掩中國頹勢
- 小米汽車30萬輛交付破紀錄:15個月跑贏新勢力賽道
- 馬斯克xAI發(fā)布Grok 4 自稱性能最強引熱議 xAI推出Grok 4 馬斯克再掀AI模型之爭 Grok 4問世 馬斯克宣稱AI性能全球第一 xAI發(fā)布Grok 4 馬斯克挑戰(zhàn)AI性能極限 馬斯克Grok 4亮相 自稱超越現有AI模型
- 小米自研5G基帶獲關鍵突破 芯片自主化再進一步
- 羅馬仕充電寶內幕:利潤至上,安全靠邊站
- 特斯拉Semi貨運測試終完成 六年跳票后能否兌現承諾
- 蘋果AI落后股價大跌 庫克領導力遭質疑
- 馬斯克再放豪言:特斯拉無人出租車或兩月內灣區(qū)試水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