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xiàn)在中國最低價的商品在河北,而不是義烏?

中國最低價的商品在哪里?三年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義烏,但是一年半前變成了河北

尤其是去年底,河北產業(yè)帶商家打“價格戰(zhàn)”,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河北電商的低價,已經不能用“薄利多銷”來形容,簡直是“無利多銷”。

在社交平臺,有網友分享自己的購物經歷,“買手機支架花1分,返現(xiàn)1元,凈賺9毛9。見識到河北商家的價格戰(zhàn)了。”

有商家表示,“我跟河北的干過一次,我(成本)40賣98,他直接賣38,我偷料跟到38,他直接賣28,一下給我干服了?!?/p>

有博主總結各地電商賣家的特點,其中河北賣家是“不管你做什么,我價格都能比你低,主打就是:分文不賺,單量上萬?!?/p>

這一刻,不少網友感嘆,終于明白“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這句話了。

那么,問題來了,真實世界里,河北商家真的這么卷嗎?為什么河北可以做出這么低價的產品?

8月初,一位1688小二走訪了高陽毛巾、白溝箱包、正定日化、武清地毯四條產業(yè)帶。一周下來,他表示,“河北目前幾乎所有的產業(yè)帶生意下滑20%-30%。武清地毯產業(yè)帶,有些商家生意甚至下滑了50%?!?/p>

在他看來,河北商家有卷低價的土壤,核心原因有三個:土地、人工成本低,原材料成本低,商家算不清楚賬。

具體來看,很多河北商家是村造小作坊,工廠建在村子里,自家的耕地或宅基地上,幾乎沒有廠房成本。工人是當?shù)卮迕?,或是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人工成本也不高,一個月兩三千就能招到人。

該小二還特別提到,河北的商家大部分算不清楚賬。以一家生產洗衣液瓶子的小工廠為例,這個瓶子有三部分,瓶蓋的價格、瓶子的價格,商標的價格,但是河北商家不會把這些整合在一起,而只會粗略的報一個成本價格,到年底的時候一算,虧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河北商家都是這樣。今天在河北,依然有價格、質量和利潤都做得很好的商家。

1688小二走訪的一家正定日化產業(yè)帶的商家,今年生意總體增長了30%,其中利潤增長了20%。它是如何做到的?有三點經驗可供業(yè)內參考:

第一,今天如果做單品,確實容易陷入到極其內卷的價格戰(zhàn),所以這個商家從單個商品走到了它的上游,不僅有洗衣液的工廠,還有包裝工廠、吹塑工廠,這樣更容易控制住價格成本。

第二,因為走到了上游,商家看的是整個供應鏈,所以他現(xiàn)在正在打造自己的供應鏈品牌。1688小二認為,從廠牌和白牌走向供應鏈品牌,可能是未來中國制造的一個必經之路。

第三,走小單定制。工廠越是大的單越是利潤薄,該商家引入先進機器,做起了小單定制,之前100%的大貨生意,現(xiàn)在一半都是小單定制。公司20%的利潤增長也來源于此。

近兩年,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內容電商和社區(qū)電商領域的新興買家成為最快速增長的廠貨購買群體,傳導至工廠端,是采購需求的碎片化、定制化和個性化。對工廠而言,小單定制更有利于接住這些需求。

事實上,不止是河北商家,當下國內電商整體都是嚴重內卷的。破卷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歷史的主題。

如果不拼價格,就要把蛋糕做大。如何才能把蛋糕做大?浙江大學中國數(shù)字貿易研究院教授馬述忠表示,商家需要差異化競爭,發(fā)掘未觸及的賣點和目標人群,充分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對標國際領先企業(yè),開發(fā)不可替代的創(chuàng)新產品與服務。

出海也是一種選擇。1688商家負責人披露的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走訪福建和廣東地區(qū),調研中國出口最前沿的這部分商家,內貿生意下滑了20%-30%,但如果一個商家既做內貿又做外貿,生意總體還是增長的,因為外貿基本上可以把內貿下滑的缺口補上。

此外,利用AI等技術提高效率,積極創(chuàng)新。馬述忠認為,當下創(chuàng)新即通過引入新產品、新技術、新的生產方式、新的市場和新的組織形式,打破破舊的市場平衡,創(chuàng)造出新的市場和產業(yè)形態(tài)。(周小白)

2024-08-21
為什么現(xiàn)在中國最低價的商品在河北,而不是義烏?
中國最低價的商品在哪里?三年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義烏,但是一年半前變成了河北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