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7日早間消息,Facebook周三宣布,該公司新成立的內容監(jiān)督委員會的20名初始成員將包含一名前總理、一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多位憲法專家以及維權人士。
這個獨立委員會被外界戲稱為Facebook的“最高法院”,它可以針對某條具體內容是否應該顯示在Facebook及Instagram上這一問題,推翻由該公司及其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制定的決策。
Facebook在內容審核方面長期面臨批評。
這個監(jiān)督委員會將重點關注一小部分頗具爭議的內容,包括仇恨言論、騷擾和人身安全等。
Facebook表示,該委員會的成員共在27個國家/地區(qū)生活過,至少會說29種語言,但其中有四分之一來自美國,而4名聯席主席中也有2人來自美國。
這些聯席主席將與Facebook共同遴選其他委員會成員,他們是前美國聯邦巡回法院法官兼宗教自由專家邁克爾·麥康奈爾(McConnel)、憲法專家賈馬爾·格里尼(Jamal Greene)、哥倫比亞檢察官卡特里娜·博特羅-瑪麗諾(Catalina Botero-Marino)以及丹麥前總理赫勒·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
其他初始成員還包括:前歐洲法院人權法官安德拉斯·薩喬(Andras Sajo)、互聯網無國界組織執(zhí)行主任朱莉·奧沃諾(Julie Owono)、也門活動家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塔瓦庫·卡門(Tawakkol Karman)、前《衛(wèi)報》主編阿蘭·魯斯布里奇(Alan Rusbridger)和巴基斯坦數字權利倡導者尼加特·戴德(Nighat Dad)。
Facebook全球事務主管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表示,該委員會的構成非常重要,但需要通過時間來逐漸贏得可信度。
“我不認為人們會說,‘哦,哈利路亞,這些都是優(yōu)秀的人,他們會大獲成功。’他們會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逐漸開始聽取棘手案例,在此之前,任何人都沒有理由認為這會取得巨大成功。”他說。
該委員會將立刻開始工作。克萊格表示,他們將從今年夏天開始聽取具體案例。
這個委員會將擴容到大約40名成員,而Facebook承諾在至少6年時間內為其投入1.3億美元。他們的任務是在Facebook的常規(guī)申訴程序難以發(fā)揮作用時,針對一些爭議性話題制定約束性決策。
Facebook還可以向董事會提交重大決策,包括廣告和群組等內容。該委員會還會根據案例決策向Facebook提出政策建議,而Facebook則需要作出公開回應。
委員會最初將關注內容刪除案例,而Facebook預計其初始階段只能處理“幾十個”案例,僅占其預期處理量的很少一部分。
“我們不是互聯網政策制定者,也不會把自己當成處理各種日新月異問題的某種快速行動小組。”Facebook內容監(jiān)督委員會聯席主席麥康奈爾說。
該委員會的決定必須在90天內做出并實施,但Facebook可以針對特殊案例要求30天的審查期。
“我們不是為Facebook工作,我們是希望向Facebook施壓,改善其政策和程序,使之能夠更加尊重人權。”Facebook內容監(jiān)督委員會成員、互聯網監(jiān)督研究者尼古拉斯·蘇澤(Nicolas Suzor)說,“我們不會天真地以為這是一項簡單的任務。”
他表示,委員會成員對言論自由以及合適可以合法地限制這種自由持有不同觀點。
- 谷歌被判22.5億元天價賠償背后:安卓數據暗箱操作的五年拉鋸戰(zhàn)
- HDC 2025:開發(fā)者搭上“鴻蒙快車”,鴻蒙生態(tài)加速前行
- HarmonyOS 6開發(fā)者Beta正式啟動:打造無處不在的AI體驗
- 馬蜂窩發(fā)布夏季“旅行蜂向標”,進山、玩水、擁抱草原是最受關注的夏季玩法
- 餓了么灰測“悅享會員”加碼用戶體驗,提供一系列專屬優(yōu)惠和個性化服務
- 啟信寶2025奶茶趣味報告:奶茶企業(yè)5年激增140%,40萬家共筑3500億帝國
- 《黑神話:悟空》PS5國行版將于6月18日正式發(fā)售,建議零售價268元起
- 報告:2029年美國AI搜索廣告支出將達260億美元,占比13.6%
- 重塑內生安全體系 實現AI時代安全突圍 ——2025北京網絡安全大會(BCS)開幕
-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