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品牌紛紛擠入印度市場,今年六月份,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表現優(yōu)異的前五名分別是聯想、小米、金立、vivo和OPPO,其中聯想、小米和金立位居前十,而vivo即將進入前十。
聯想品牌去年二季度取代小米成為在印度市場表現最優(yōu)秀的中國手機品牌,經過一年的努力如今已經位居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三大品牌,占有8.11%的市場份額,與位居第二的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只是相差三個百分點,micromax相比今年一月份已下降了3個百分點。
小米以3.43%的市場份額位居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六,相比起一月份提升了1.45個百分點,提升幅度達到73%,在國內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的情況下,這份成績顯得尤其亮眼,難怪它要在印度市場再新建兩個工廠了。
金立其實在2014年是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表現最好的,當時印度海關的數據顯示它當年在印度市場發(fā)售了近400萬部手機,去年出現了下滑,但是今年又再次出現了上升勢頭,6月份的份額為2.61%,位居第七,相比一月份不入前十,進步不小。
vivo和OPPO則是在印度市場增長最快的中國手機品牌,曾有數據公司表示這兩家企業(yè)一季度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增長幅度達到100%以上,這次6月份的數據顯示這兩家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分別達到2.16%、1.85%,與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排名第十的HTC的2.3%的市場份額相差已經不大,估計今年底前將有望躋身前十的位置。
OPPO已經提出今年下半年的出貨量將達到5000萬,全年出貨目標為9000萬,不過它的出貨量中有超過八成是在國內市場完成的,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猛增有望提升在海外出貨量占比,推動它的出貨量繼續(xù)增長。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存量階段,增長率大幅度下降,而OPPO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將可能達到8000萬,比曾占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華為、小米的高峰大約6000萬還要高,繼續(xù)增長空間有限,進軍海外市場是必然的。
號稱國產第一大品牌的華為則在印度市場前十四名都不見蹤影,而第十四位的ASUS的份額為1.71%,這意味著華為的份額比ASUS還要低。據說華為已經獲得了許可,即將在印度建設自己的工廠,加強在印度市場的攻勢。
在整體份額方面,中國手機品牌已成為印度市場的一大勢力,與韓國品牌、印度本土品牌形成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三大勢力格局,從6月份的情況下,印度品牌的市場份額在下降,而中國手機品牌的份額在上升,韓國三星的市場份額則基本保持穩(wěn)定。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