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不起眼兒的小眾手機系統(tǒng)

昨天外媒爆出消息,為了降低對Android的依賴,華為準備聯合諾基亞的工程師研發(fā)自有的操作系統(tǒng)。從這幾年的產品看,華為的打造硬件的能力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EUI卻一直是它的短板。搞機哥覺得EUI就是太平庸了,沒有什么自己的特色,還有那飽受吐槽的系統(tǒng)UI,只能說,華為啊你開心就好。

其實自有系統(tǒng)這事兒其他廠商也做過嘗試,早在5年前,三星就和英特爾合作開發(fā)了一款基于Linux的開源系統(tǒng)Tizen。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在中國,Android和iOS占到了98.5%的市場份額,Windows Phone還有1%。而留給小眾系統(tǒng)的空間只有可憐的0.6%。但我們不得不說,在這0.6%的市場份額中,小眾系統(tǒng)們演繹著屬于自己的故事,給那些追求個性的手機用戶帶來了一縷曙光。接下來搞機哥就來扒一扒那些不起眼兒的小眾系統(tǒng)。

Tizen

由于當年英特爾和三星各自在MeeGo和Bada這兩個系統(tǒng)上遇到困難,于是雙方變抱團開發(fā)了Tizen系統(tǒng)。它是一個基于HTML5的開源操作系統(tǒng)。除了手機外,還支持平板、電視、以及一些可穿戴設備。Tizen其實無論是界面邏輯還是操作方式都和現在的Android如出一轍。如果你之前是Android用戶的話,上手會感覺非常親切。目前來看基于Tizen的手機非常少,三星只是試探性的推出了低端機Z1和Z3,據說銷量也達到了百萬。同時即將發(fā)售的手表GearS3也準備搭載這一系統(tǒng)。

雖然三星曾經表示,有計劃讓旗下所有產品都使用Tizen系統(tǒng),但是目前來看,要走的路還很長。最后給大家講一個笑話,余承東有一次對媒體表示,華為原來有一個團隊,專門研究三星的Tizen系統(tǒng),最終的結論是該系統(tǒng)沒有成功的可能性。華為有這時間,還不如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的EUI。

BB10

曾經作為老牌廠商的黑莓,如今也不得不歸為小眾系統(tǒng)了。在2013年時,黑莓沒有選擇Android陣營,而是固執(zhí)的推出了自己的系統(tǒng)BB10。當時搞機哥也圖新鮮買了個Q5玩了玩,到手之后就后悔了。系統(tǒng)用起來挺流暢的,就是要什么沒什么。微信也是極其簡陋,和幾年前的Java版本沒什么區(qū)別。后來黑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于是允許Android應用通過轉制安裝到BB10上。整個過程比較復雜,而且轉制后的應用兼容性也是大問題。雖然能打開,但是那界面真的慘不忍睹。沒用幾天,我就把這部Q5出手了。

其實BB10本身還是很有特色的。與同時期的Android比起來流暢性也要更高。整體的UI偏向商務風,也符合黑莓手機的定位。系統(tǒng)交互以手勢操作為主,主要是各種方向的滑動。相對于其他小眾系統(tǒng)來說,黑莓算的上是最大的一個。盡管沒有靠著BB10贏回市場,但它的背后始終有一批粉絲在默默地支持著,希望他們所愛的黑莓有一天可以重新崛起。

Firefox OS

相比于手機領域的王牌軍三星,做瀏覽器出身的火狐頂多也就是民兵。FirefoxOS是基于Linux,以Gecko瀏覽器引擎為核心,采用HTML5來開發(fā)的操作系統(tǒng)。你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手機本身就是一個瀏覽器,所有的軟件都是基于瀏覽器完成的。FirefoxOS主要針對中低端手機,像是中興、LG都曾推出過基于Firefox OS的系統(tǒng)的手機。只不過這些設備都是針對歐美市場,所以國內我們很少能看的到。

它的操作風格和Android類似,都是通過點按的方式來完成。整體來說功能性比較單一,流暢性一般,而且應用的數量也比較低。當年Firefox OS就是以低價位策略打開市場的,但是Android開始玩起了性價比,導致手機的價格越來越低,火狐的這一優(yōu)勢也被蠶食殆盡。所以在去年12月,官方已經宣布停止維護Firefox OS,這位手機領域的新軍就這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Sailfish

Sailfish這個名字你也許會有些陌生,其實它的前身就是諾基亞的MeeGo系統(tǒng)。當年諾基亞放棄MeeGo后,這個團隊不死心,于是乎重新組隊,把公司名稱改成了Jolla。隨后便發(fā)布了Sailfish系統(tǒng),并且通過諾基亞的N9證明了這個系統(tǒng)的潛力。它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手勢操作的比例很大。不管是主界面、鎖屏界面都可以通過各種手勢呼出菜單,這就保證了單手操作的流暢性。和現階段手機屏幕不斷變大這一趨勢非常切合。

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由于手勢操作的學習成本太高,導致Sailfish的操作過于復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受眾。不過由于Android的快速發(fā)展,Jolla隨后幾年變沉寂了起來。直到上個月又發(fā)布了一塊入門級手機JollaC。或許在有些人眼里,Jolla的堅持有些可笑。但是我們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雖然前途渺茫,但還是祝福他們吧。

Ubuntu

說起Linux,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Ubuntu。作為一個桌面領域的老兵,三年前也推出了自己的手機版開源系統(tǒng)。Ubuntu采用了原生代碼而非Java虛擬機,所以應用的內存消耗非常低,即使在較低配置的手機上依然可以流暢的運行。從操作體驗上來看,為了方便用戶,手機屏幕的每個邊緣都有特殊的功能,不用每次都切換到主屏,通過邊緣的不同操作就可以訪問不同的內容,同時可以自定義。

其系統(tǒng)界面繼承了Ubuntu桌面版的審美風格,鎖屏界面也顯得簡約神秘。這也是Ubuntu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元素。搭載Ubuntu系統(tǒng)的手機也并不多,當年曇花一現的MX3版本,最終也沒有上市。后來MX4,PRO5終于有了Ubuntu版本,但是粉絲們卻始終買不到。

小眾手機該不該買呢?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新鮮事物,彰顯個性的人,那么一部小眾手機作為備用機來說買來嘗鮮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你把它作為唯一的主力機使用,搞機哥非常不建議。原因很簡單,小眾手機雖然非常有個性,但是它的最大缺點就是應用資源匱乏。你甚至連刷個微博聊個微信都非常費勁,這就大大降低了我們日常的使用體驗。就算日后有了常規(guī)的日常應用,但是它們的更新也是一個大問題。畢竟開發(fā)者不會為了極少的用戶而頻繁的維護自己的產品。除非你買來只是打電話用,否則我還是勸大家謹慎剁手。

尾巴

其實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為了給那些玩膩了Android或者iOS的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根據目前手機領域系統(tǒng)的格局來看,小眾系統(tǒng)想要獨自活下去真的非常困難。但是正因為一些小眾發(fā)燒友的存在,才讓這些系統(tǒng)開發(fā)者們看到了一絲曙光。如果能夠抓住機遇,與一些大廠商合作,為它們的手機提供雙系統(tǒng),從而逐步植入到硬件中。那么這些小眾系統(tǒng)的春天也許就不遠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06-25
扒一扒那些不起眼兒的小眾手機系統(tǒng)
昨天外媒爆出消息,為了降低對Android的依賴,華為準備聯合諾基亞的工程師研發(fā)自有的操作系統(tǒng)。從這幾年的產品看,華為的打造硬件的能力已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