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榮耀手機能否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原標題:2022,榮耀手機能否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出品 | 何璽 排版 | 葉媛

一年半前,榮耀正式離開華為,從華為麾下的一個師成為一個獨立團。彼時的榮耀就像一個入世未深的少年,被迫承擔起復興家族的重業(yè),但它卻又像一個少年老成的人,在短短一年半時間,打出了漂亮的一仗,榮耀的市場份額在離開華為后的一個季度跌落到3%,在一年時間的努力后終于在2021年末上升到了國內市場份額第二名的17%。如果說榮耀的2021年是回歸之年,那么2022年便是它的崛起之年。

01

榮耀挺進高端市場

2022年1月10日,榮耀CEO趙明在發(fā)布會上說道:“榮耀的探索之路才剛剛開始。”同天晚上,榮耀發(fā)布了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Magic V,一方面拉高了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另一方面也證實了榮耀在供應鏈和產品力上有實力和能力研發(fā)制造銷售高端手機。

2月28日和3月17日,榮耀分別在海外和國內發(fā)布了旗艦手機Magic4系列,在設計、影像、系統等方面帶來極致的沖擊,一躍挺進高端手機市場的大門,并把價格首次拉高到了8000元以上的價位,這是榮耀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

Magic V和Magic4系列的發(fā)布使得榮耀在高端市場有了話語權,一款是榮耀的全能直屏旗艦,一款則是科技感滿滿的折疊旗艦,榮耀身上,開始看到了華為的影子,敢于探索和突破,站在用戶體驗角度創(chuàng)新,這是曾經的華為,也是現在的榮耀。

從Magic4的創(chuàng)新來看,首先是影像方面,Honor Image Engine持續(xù)優(yōu)化,搭載了AI人像引擎和AI色彩引擎,硬件和軟件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一款旗艦影像產品,榮耀Magic4至臻版DXOMARK評分高達146分,位列全球第一;其次是系統方面,Magic4搭載了榮耀的AI全場景操作系統Magic UI 6.0,這是一款從發(fā)布之初就備受好評的智慧系統,其搭載的AI智能助手可以在不同場景主動為用戶進行相關服務,帶來更加流暢的體驗;第三是性能方面,離開華為后,榮耀解決了5G芯片的問題,Magic4搭載了高通全新一代處理平臺驍龍8,加上華為贈送給榮耀的禮包GPU turbo等先進技術,為手機帶來前所未有的性能和低功耗;另外,榮耀的隱私系統也是一大亮點,基于AI智慧能力打造的隱私系統,如隱私通話功能、TEE安全系統,顯然這是為商務人士而創(chuàng)新的系統,解決商務人士的痛點。

2021年榮耀在一步步試探高端市場,從發(fā)布榮耀V40系列到榮耀50系列,再到Magic3系列,榮耀將產品線和價格區(qū)間的梳理越來越清晰,產品定位和價格一次次往上試探,在性能和設計上也不斷向上突破。

2022年,榮耀用兩款旗艦手機,站在了高端市場的大門前,用極致的硬件和智慧系統,向高端市場挺進。

02

榮耀手機的困局

雖然榮耀一直努力向高端市場邁進,但它畢竟是一個年輕的品牌,其定位在過去曾經是年輕化、互聯網手機、性價比品牌,以中低端機型為主的榮耀品牌與高端市場格格不入。在離開華為的光環(huán)后,失去華為絕對的供應鏈、資源、研發(fā)技術等傾斜和華為效應帶來的品牌溢價后,榮耀想要邁入高端市場其實更加舉步維艱。面對vivo、OPPO、小米等強勁對手的圍攻,榮耀的高端之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能否一路逆襲復制華為的成功,仍然存疑。

首先,榮耀的困局在于它的性價比標簽。市場對品牌的印象往往具有慣性,榮耀從誕生之初的標簽就是性價比。2013年,榮耀發(fā)布了首款產品榮耀3C,從此開始了與小米的競爭,主打中低端價位的市場,主要銷售渠道是互聯網,與華為的主要陣地高端市場形成互補。榮耀整體銷量和線上銷量等曾一度超越對手小米,然而,長期在中低端市場和性價比機型市場廝殺,榮耀使品牌形象困在這一區(qū)間,用戶群大多是價格敏感性客戶,一旦提高價格或是推出高價位產品,容易引起用戶不滿,市場不買賬。因而,從性價比品牌一躍想要成為高端品牌,并非易事,它需要長期的產品力證明和品牌服務等沉淀而來,。

其次,榮耀離開了華為,便失去了巨大的優(yōu)勢。成也華為,敗也華為,榮耀能夠在誕生之初就迅速成長,成為能夠單拎出來可以和市場上其他主流廠商分庭抗禮的品牌,得益于華為的資源、技術、資金等支持。如今離開了華為,雖然榮耀可以不受華為被制裁的影響而獲得5G芯片等供應鏈支持,但在品牌溢價、供應鏈話語權、研發(fā)技術上失去了巨大優(yōu)勢。過去榮耀作為華為的子品牌,市場在購買其產品時,多少會因為華為的售后、服務、系統、自研芯片等對榮耀有更多的接納,但現在榮耀成為獨立的公司,與華為徹底剝離,整體的接納程度或許大不如前,特別是高端市場,原來華為的受眾會否轉移到榮耀,仍然需要打上問號。但從數據上看,華為過去在國內占領的高端手機市場份額,如今不少已被蘋果蠶食,可見大部分華為原用戶并沒有轉移到榮耀。另外,在設計、自研技術上,榮耀仍沒有走出自己的路線,外觀仍然在模仿大哥華為以前的旗艦機,一方面是榮耀缺乏足夠的自研能力和時間,另一方面是榮耀品牌缺乏自信。

另外,國內高端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自從華為受到制裁,其所占據的40%以上的國內高端市場份額成為空缺。vivo、OPPO、小米等主流產商紛紛進軍高端市場,折疊屏方面小米推出了vivo推出X fold 、oppo推出find N 、小米推出MIX Fold。另一方面,國內手機市場規(guī)模萎縮,同質化現象加重,消費者換機周期變長,品牌不得不加快高端市場的布局,以提高品牌溢價和品牌利潤,獲得更多收入和出貨量。榮耀面對強者環(huán)伺,在更高的價位上還有蘋果長期盤踞,榮耀的高端之路存在諸多困境。

03

變與不變,榮耀破局

能夠在1年時間重回銷售份額巔峰,并且推出8000元以上價位的產品,榮耀并非沒有底氣和實力。

首先,榮耀與華為雖然分離了,在品牌、技術、資源等方面失去了華為的供給,但榮耀畢竟是曾為華為的嫡子,華為剝離榮耀具有戰(zhàn)略意義,其并非單純的財務或者投資意義上的拆分。這一點從多個方面都可以看出來。在華為剝離榮耀的時候,給榮耀留下了諸多“寶藏”,如多個研發(fā)中心、100多個一流水準的實驗室、原華為中高端手機研發(fā)團隊等等,得益于華為的支持,榮耀才能夠在剛剛脫離華為后迅速建立全國多個研發(fā)基地和超過8000人的研發(fā)團隊,在未來,華為過去建立的生態(tài)、軟硬件體系等等相信都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供給給榮耀互通,這使得榮耀在走向高端市場的道路更加迅速。

其次,榮耀國內外以及線上線下的渠道更加成熟。據了解,榮耀在國內的線下門店和經銷商渠道迅速擴張,線上、線下的市場份額接近市場平均水平。在海外,榮耀在銷售渠道、供應鏈、研發(fā)團隊等方面迅速布局,目前已經在全球40多個國家布局了零售體系,與超過2000多個運營商和經銷商合作,未來還將在更多國家布局。

榮耀離開了華為,身上的責任更重,但也更加義無反顧地往前沖。目前,榮耀借助華為的力量發(fā)展,但華為的成功源于自研芯片、自研系統、優(yōu)質服務等,榮耀如果想要走的更快更遠,必須在自研技術和生態(tài)建設上下更多功夫。也必須以華為為鑒,在核心技術等領域需要更加鉆研,切勿被“卡脖子”。

榮耀能否成為下一個華為,這個答案要交給榮耀自己來回答,2022年的榮耀是崛起之年,試看今年的榮耀能否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2-04-19
2022,榮耀手機能否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榮耀整體銷量和線上銷量等曾一度超越對手小米,然而,長期在中低端市場和性價比機型市場廝殺,榮耀使品牌形象困在這一區(qū)間,用戶群大多是價格敏感性客戶,一旦提高價格或是推出高價位產品,容易引起用戶不滿,市場不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