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入局外賣,能否成為線上餐飲“第三極”?

原標題:抖音入局外賣,能否成為線上餐飲“第三極”?

作者|閃電懶

編輯|Duke

來源|鈦財經

喜歡跨界的字節(jié)跳動,最近又將目光瞄準了外賣業(yè)務。

近日,一些細心的抖音用戶發(fā)現抖音的功能頁面中出現了“心動外賣”一欄,標語為“心動外賣,吃你所愛”,目前還處于內測階段。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預測,“心動外賣”大概率會邀請抖音內的餐飲商家入駐,由商家自主提供配送服務。

字節(jié)跳動的外賣野心

本地生活聚焦人們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包括出行、酒店、票務、社區(qū)團購、外賣等場景,具有剛需、高頻的特點,巨大的市場空間以及成熟的商業(yè)變現模式,成為了互聯網巨頭的“必爭之地”。抖音入局外賣,其目的不言而喻。

首先,短視頻觸及流量天花板,而廣闊的外賣市場則有助于抖音打開用戶增長的天花板。

數據顯示,2018年6月,抖音首次向外界公布數據,當時的日活突破1.5億,與2018年年初的0.3億相比,環(huán)比增長高達400%,此后抖音日活增速便一路下滑。截至2020年1月,抖音日活環(huán)比增長僅為25%,顯然抖音的用戶增長已經接近天花板。

而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在線外賣產業(yè)呈現了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2011年到2019年,在線外賣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從216.8億元增長至5779.3億元,八年復合增速高達50.74%,占整體餐飲行業(yè)比重從1.1%上升至12.4%。

從行業(yè)層面來說,外賣行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和用戶數量都處于上升通道,如此巨大的增量市場,足以讓抖音一試身手。

其次,抖音海量的流量優(yōu)勢以及完美的呈現環(huán)境,能有效為外賣業(yè)務導流。

數據顯示,抖音日活目前已超過6億,人均每日使用時長也超過1小時。如此巨大的流量池,能幫助抖音更好地為餐飲商家進行宣傳,使其得到更多曝光。而且短視頻內容具有擴散性和號召力,在消費轉化上的優(yōu)勢比圖文更加明顯,因此抖音可以充分利用短視頻營造的沉浸式體驗,吸引更多用戶消費。

最后,抖音的主營業(yè)務陷入增長瓶頸,也需要通過擴張新業(yè)務來穩(wěn)定其自身的業(yè)務矩陣。

隨著抖音用戶增速放緩,其主要收入來源廣告業(yè)務的變現,也開始面臨一定的瓶頸,因此將觸角伸向更多領域進行業(yè)務擴張以構建業(yè)務閉環(huán),就成了抖音當下的發(fā)展訴求。而布局外賣業(yè)務不僅能夠打造增量的業(yè)務場景,還能讓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扎根。

總而言之,無論是外賣市場的巨大潛力,還是抖音自身的優(yōu)勢助力,亦或是主營業(yè)務的局限迫使,抖音進軍外賣似乎只是早晚的事。

“心動外賣”挑戰(zhàn)重重

盡管“心動外賣”為餐飲商家?guī)砹诵碌臋C遇,但考慮到抖音的社交媒體屬性,其發(fā)展仍面臨一系列挑戰(zhàn),而這也是餐飲商家在入駐之前必須考慮的。

首先,外賣場景最看重的是平臺即時配送的速度、效率以及餐飲商家的服務質量,雖然抖音手握千萬級流量,但在外賣體系上,并沒有多少優(yōu)勢。

以外賣兩大巨頭來說,美團、餓了么已經建立起了以“外賣”為核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美團形成了“外賣+團購+支付+廣告+配送+B2B+SAAS”的全產業(yè)鏈;餓了么則打通了包括“餓了么、支付寶、口碑、高德地圖”在內的阿里矩陣,實現了多個場景下的交融互通。并且二者在外賣領域深耕多年,平臺運作已經非常成熟,功能完備且強大,新入局者難以抗衡。

其次,刷短視頻的娛樂需求,與點外賣的即時高效性并不太匹配,在抖音上面點外賣可能會出現“場景錯配”的窘境。

此前有數據顯示,用戶點外賣的時長在逐年縮短,2021年用戶在美團點外賣的時間已經不足一分鐘。

設想一下,臨近中午,當“干飯人”打開抖音,著急點一份外賣的時候,忽然被一個接著一個的搞笑段子視頻吸引忘記下單,或者被各種美食視頻推薦繞暈了頭腦不知所措。

盡管這只是腦補的場景,但不容忽視的是,抖音“娛樂和社交性”的基因,對于外賣有先天且強大的干擾性,并且大部分人無法抵御這個“注意力黑洞”。

最后,用戶對美團和餓了么已經形成了消費習慣,要想改變還有一定困難。

當我們已經習慣需要什么功能就打開什么APP,我們內心會對每個APP貼上一張無形的標簽,看長視頻會打開“愛優(yōu)特”,支付工具會打開支付寶和微信,看短視頻則會聯想到抖音和快手。這些無形的標簽是日積月累的使用習慣造成的,一時之間很難得到改變。

同時,在外賣業(yè)務上有著豐富經驗的美團和餓了么,尚且面臨著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難題,更何況仍處于嘗試階段的抖音。

抖音外賣能否撿漏?

雖然“心動外賣”前方困難重重,但抖音選擇這個節(jié)點進入外賣領域,也折射出當下餐飲市場的白熱化。

根據易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外賣用戶規(guī)模接近5億,總訂單量達到171.2億單,同比增長7.5%;交易規(guī)模同比增長14.8%,高達8352億。

然而,在看似繁盛且紅利頻出的外賣渠道面前,餐飲商家甚至是平臺,卻被巨大的焦慮籠罩著。

首先,對于中小型商家來說,由于傭金高、獲客成本高和低價的惡性競爭,外賣正變得越來越雞肋。

先說傭金部分。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商家在現有的外賣平臺上的平均傭金比例高達20%,外賣傭金已經成為繼“房租+人工+食材”成本之后,壓在餐飲商家背上的“第四座大山”。

其次,劣幣驅逐良幣,中小型商戶處境艱難。中、低價格帶的外賣市場競爭激烈,純外賣品牌憑借成本優(yōu)勢和低價策略,不斷侵占市場空間,導致很多中小商家的外賣生存空間被擠壓,經營艱難。同時由于競爭激烈和利潤的考量,現炒被大量成本低廉的料理包所取代,外賣食品衛(wèi)生和安全問題也頻發(fā)。

在這樣的焦慮下,“心動外賣”進場,自然讓一批餐飲商家“又驚又喜”。有餐飲老板甚至開始憧憬“三國殺”下,自己能撿漏,薅一點平臺的羊毛。

因此,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抖音外賣如果走“差異化”路線,或許能在格局已定的外賣市場獲得一席之地。此前,抖音的心動餐廳已經積累了部分本地商家的資源,而且這些商家大多是高品質店鋪或者網紅店鋪,如果抖音能夠將這些商家資源進行整合,走“品質外賣”的路線,也是有可能在外賣市場分得一杯羹的。

更何況,消費者對抖音外賣的上線應該也是樂見其成的。畢竟,隨著外賣市場逐漸被美團和餓了么壟斷,外賣價格越來越貴已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抖音進入外賣市場,壟斷格局勢必會有所改變。

而外賣行業(yè)天然的用戶粘性較弱,對價格較為敏感,從這一點上來看,抖音通過資本的力量去撬動用戶、爭奪市場,成為外賣領域“第三極”也并非不可能。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1-08-08
抖音入局外賣,能否成為線上餐飲“第三極”?
盡管“心動外賣”為餐飲商家?guī)砹诵碌臋C遇,但考慮到抖音的社交媒體屬性,其發(fā)展仍面臨一系列挑戰(zhàn),而這也是餐飲商家在入駐之前必須考慮的。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