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糧食缺口將達1.3億噸?關鍵時刻,中國接連打出王牌

原標題:2025年糧食缺口將達1.3億噸?關鍵時刻,中國接連打出王牌

誰也沒想到,夏糧豐收的熱度還未消退,又一則糧食話題傳播開來。近日,農科院發(fā)布的報告稱,2025年底中國可能會出現1.3億噸的糧食缺口。

這話聽起來讓人吃驚,但其實不必過分擔憂,糧食缺口主要缺的是“動物口糧”,并且除了大豆,我們許多糧食都在出口。之所以要進口,只不過是為了人們吃得更豐富更好。

事實上,中國糧食自給率一直處于世界高水平。2019年中國糧食生產總量達6.64億噸,平均每人474公斤,比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高出74公斤。

作為傳統(tǒng)農業(yè)大國,中國有信心端牢14億人的飯碗。更何況,農業(yè)這盤大棋怎么走,中國早就在未雨綢繆,接連打出王牌。

除了堅守18萬畝耕地紅線,提升耕地質量以外,近些年運用科技探索智慧農業(yè)更是給農業(yè)生產力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比如前不久在聯合國指導下中國農業(yè)大學和拼多多舉辦的“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就向社會展示了一場人工智能和農人經驗的博弈。荷蘭等農業(yè)強國的專家?guī)е夹g在云貴高原和頂尖農人PK種草莓。

當然,大賽的目的不是選出贏家,而是要實現科技與經驗的化學反應。讓人工智能和頂尖農人互相“取經”,推動中國農業(yè)朝數字化、信息化方向邁進,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畝產。

與此同時,中國也從未停下探索農業(yè)模式的步伐。最近不少人將目光匯聚到中國產糧第二大省河南,其下轄的南召縣、正陽縣、中牟縣等多地,把規(guī)?;r業(yè)搞得如火如荼。

以位于豫西伏牛山區(qū)的南召縣為例,當地土地多為連接成片的沙質土壤,適合大規(guī)模種植石榴、中藥材等作物。于是,在河南扶貧辦、拼多多等支持下,南召縣建起了中藥材和石榴特色種植基地。農民不僅能領取分成,還可自愿到基地務工。

在這種經營模式下,一個農民能掙多份收入,種地也將逐漸變成有奔頭的職業(yè),會吸引更多人才返鄉(xiāng)??梢韵胂?,當吃農業(yè)飯的人變多,糧食供應負擔也將變小,自給自足就是這個道理。

民以食為天,事關14億人飯碗的問題,中國任何時候都不會忽視。無數資金、技術、人才投入農村,推動中國農業(yè)站上新風口。或許,這就是我們的端牢飯碗的底氣所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0-08-26
2025年糧食缺口將達1.3億噸?關鍵時刻,中國接連打出王牌
這話聽起來讓人吃驚,但其實不必過分擔憂,糧食缺口主要缺的是“動物口糧”,并且除了大豆,我們許多糧食都在出口。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