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康佳集團業(yè)績外強內弱,頻繁兜售資產現金流仍步履維艱
第11個雙十一到來,康佳電器的廣告推廣如火如荼,在無數個樓宇的廣告中不斷閃現,一派欣欣向榮。
但在近期發(fā)布的三季報中,卻讓投資者嗅到了與宣傳氛圍截然不同的“味道”。
康佳集團今年前三季度存貨增長17.91%,業(yè)績則更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表面的業(yè)績實現了同比增長,但在抽絲剝繭下,去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干擾項后,投資者看到的是虧損的康佳。
資金方面似乎康佳也逐漸顯現出緊張危局,該公司今年頻繁轉讓控股公司股權的行為正是為了能增強現金流,除了賣股權,發(fā)債、長期借款等融資手段也在高頻使用,耐人尋味的是,其今年的一項7億元ABS專項計劃被深交所叫停。
康佳何時能擺脫危局,走向真正盈利?
外強中干
從業(yè)績上看,康佳集團似乎表現還不錯。根據康佳集團三季報,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yè)收入416.8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05%;凈利潤4.5億,同比上升4.81%。
但也有暗流潛行。
首先營業(yè)收入和盈利差距巨大。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到主要是成本費用上升明顯,尤其是財務費用激增,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財務費用高達1.65億元,同比激增141.71%。這應與該公司負債項增多相關,康佳集團今年新發(fā)行公司債券50億元,導致應付利息大幅增長450.45%,長期借款也飆升了307.35%。
從單季看,康佳集團第三季度持續(xù)經營凈利潤也是同比下滑,下滑幅度10.66%。如果再除去子公司的盈利狀況,僅作為母公司的康佳集團自身凈利潤實際上無論是第三季度單季還是前三季度均是虧損狀態(tài),今年前三季度虧損了2.16億,去年同期虧損1.2億。
也就是說康佳集團今年前三季的盈利主要還是靠子公司的盈利獲得的提升,而康佳集團本身虧損仍在持續(xù)擴大。
此外,扣非凈利潤也是投資者考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非經常損益都會統(tǒng)一計算到凈利潤中,會起到調節(jié)凈利潤的作用,不利于投資者分析公司實際經營現狀。因此在財務報表中根據監(jiān)管要求都會有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科目,這個數據更加準確把握該公司的經營現狀。
根據合并報表,康佳集團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凈利潤表現為虧損10.46億元,同比下滑107.94%,第三季度的扣非凈利潤虧損4.23億元,同比下滑109.27%。截至目前,康佳集團扣非凈利虧損再差一個季度就滿連虧9年了,從分析來看,康佳集團扣非凈利連虧9年已是大概率事件。
綜合而言,康佳集團前三季度的盈利靠的是子公司非經常損益增長帶來的4.81%增長。
頻繁兜售股權
除了盈利艱難外,當前康佳集團似乎資金也比較緊張。今年前三季度經營現金凈流表現為凈流出25.73億元。
據《全球財說》梳理發(fā)現,該公司今年有數起股權轉讓、回籠現金行為。
4月12日,康佳集團公告將轉讓其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康佳壹視界商業(yè)顯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壹視界公司”)15%股權。公告稱:為進一步推進下屬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優(yōu)化公司資產配置,本公司擬將持有的壹視界公司15%的股權按照國有產權交易所掛牌程序在國有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
9月18日,公司公告稱擬轉讓本公司持有的滁州康金公司51%股權。
10月23日,康佳集團再發(fā)公告稱:為快速回籠資金,優(yōu)化公司資產配置,本公司擬將持有的海門康建公司40%股權在國有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掛牌價格不低于資產評估機構的評估值,最終交易價格和交易對手將根據競買結果確定。并宣稱,股權轉讓完成后,本公司將按轉讓比例收回對海門康建公司已提供的借款,該部分借款將由受讓方向海門康建公司提供。
同在10月,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康佳集團擬轉讓旗下子公司持有的煙臺臥龍園區(qū)項目51%股權。
11月1日,康佳集團再發(fā)股權轉讓公告,稱將掛牌轉讓深圳康悅51%股權。
頻繁轉讓股權的同時,康佳集團也在不斷的融資,前述飆增的長期借款和公司債都是重要融資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康佳集團計劃發(fā)行的ABS被深交所終止審核。
10月9日,深交所披露,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億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債券--ABS已被深交所終止審核。
債券名稱為興業(yè)-云庫匯-康佳集團應收賬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債券類別ABS,擬發(fā)行金額7億元,發(fā)行人為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銷商/管理人為興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砍柴網)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