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屏手機沒有未來

原標題:折疊屏手機沒有未來

文/李東樓

繼全面屏手機之后,折疊屏手機成為智能手機市場炙手可熱的新物種。不過,相比全面屏轟轟烈烈的普及趨勢,折疊屏如果在智能手機市場普及可能面臨困難重重。

折疊屏手機普及困難重重

就在4月23日,三星公司正式宣布推遲了其首款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原定于4月26日開始的全球發(fā)售計劃。起因是,媒體在對Galaxy Fold評測使用過程中,問題頻出,遭到不少記者吐槽,甚至一些人抱怨,手機使用一兩天就出現閃屏、斷屏、黑屏、屏幕凸起等問題。有些記者將手機故障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稱其是又一款存在嚴重設計缺陷的產品。

幾乎在同一時間發(fā)布的華為Mate X,其屏幕能否經得起考驗也就成為了一個疑問。在MWC 2019上,華為發(fā)布了Mate X,但是在現場,樣機則是被封存在一些透明玻璃柜子里展示,絕大多數記者都沒有親身體驗的機會。但是一些外媒在拿到了樣機進行評測時,對于屏幕的可靠性問題也有一點質疑。

比如GSMArena就是表示,雖然直視屏幕折痕幾乎不可見,但是如果斜對陽光還是會看到一定凸起。同時,華為Mate X的外折屏方案在屏幕保護上會存在一些麻煩,大家都擔心外折屏幕容易在放入口袋或其他情況被劃傷。同時目前的鉸鏈結構也不能防水。

這意味著,折疊屏可能在技術方面還未真正完全成熟,特別是在三星Galaxy Fold在評測試用過程中,接連爆出故障問題后,即使隨后能夠上市,消費者購買時也會更加慎重。這不得不說是對折疊屏手機的沉重打擊。

另一方面,折疊屏手機高昂的價格更是拒人千里之外。不管是Galaxy Fold還是華為Mate X,售價都相當高昂,前者的起售價為198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3300元,華為Mate X則為2299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7330元。

事實上,在此之前,除了一些特別定制版之外,售價最貴的莫過于iPhoneX,2017年發(fā)布的新iPhoneX起售價高達8399元,最高的售價超過萬元。然而,上市之后,銷量卻不盡如意,連累蘋果股價。直到2019年,蘋果大幅度降價,iPhoneX起售價下降到6000元以下,才帶動iPhoneX銷量暴漲。這證明,人們目前普遍能夠接受的智能手機售價在萬元以下,甚至超過8000元都會降低用戶的購買欲望。

可以預見,超過萬元的折疊屏手機大大超過人們的實際購買能力,因此如果價格不能夠降下來,產品注定難以暢銷。

折疊屏手機沒有未來

還有很多人認為,盡管現階段折疊屏手機還不太成熟,但其一定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我看來,折疊屏手機可能并不能代表未來智能手機發(fā)展的方向,理由有兩個:

第一,為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人們對折疊屏沒有需求。

在我看來,折疊屏手機本質上還是延續(xù)全面屏手機的思維,希望通過盡可能的擴大屏幕尺寸來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但實際上,采用可折疊屏幕對于用戶體驗提升的幫助可能并不大。在智能手機的使用場景上,大屏體驗更佳的無疑是追劇、游戲等,而如果人們追求更大屏幕,大可直接用價格更低的平板。而如果處理工作,一般性的事務現在的手機完全可以解決,而一些專業(yè)性的工作則配置更高的筆記本更合適。

所以,這也是更大屏幕手機未能夠流行的原因,而并不是便攜性的原因。而不論是拍照,還是打電話,抑或是打游戲,現階段都沒有直板手機更便捷的了。

第二,擴展屏幕并不是用戶真正痛點。

在手機發(fā)展的歷史上,出現過滑蓋手機、翻蓋手機,但最終智能手機的形態(tài)基本固定為直板,滑蓋基本消失,翻蓋手機成為小眾,而可折疊屏本質上還是翻蓋思維,不同的是擴展了屏幕,可以做到更輕薄。

但總的來說,可折疊屏手機并不能實質性的提升人們的使用體驗,最終吸引用戶的可能更多的是新鮮、時尚、獵奇等這些元素,并不是因為產品真的有多么革命性的進步。

實際上,當前智能手機最大的痛點其實是電池續(xù)航能力,這個其實才是真正影響用戶體驗的首要需要突破的,以至于出現了共享充電寶這樣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

其次,用戶對于智能手機的痛點還有屏幕太易碎。這導致用戶需要貼鋼化膜、買手機殼來進行保護,這使得再好看精美和個性化的手機都沒展示的機會。

除此之外,手機發(fā)熱、卡頓、怕冷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影響著人們使用手機的體驗。相較而言,更大屏幕的痛點需求雖然有,其實并不強烈。

智能手機廠商為何強行押注折疊屏?

事實上,智能手機廠商們心里可能也都清楚,折疊屏只能是一種過度方案,并不是解決智能手機屏幕擴展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哪為什么現階段還要押注折疊屏呢?分析來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炫技。現階段,由于智能手機產品同質化太嚴重,技術創(chuàng)新又面臨著天花板困境,手機產業(yè)從前幾年的消費升級,又重新回到了強調性價比的老路上,行業(yè)間殘酷的白刃戰(zhàn)更使得中小廠商紛紛倒閉。而這時,大廠們則希望能夠率先推出革命性的產品,收割第一波的技術升級紅利。而折疊屏雖然并不是革命性的技術,但是畢竟是一個具有新鮮感的技術,一旦搶占為首家推出折疊屏手機的廠商位置,則能夠為自己樹立行業(yè)領先者的企業(yè)形象。

其次則是為了賣出更高的產品溢價。新技術新功能的推出,除了有助于提升用戶更換手機的意愿之外,更將帶動產品售價的提升,而越高的產品售價也就意味著更高的利潤。而一旦產生巨大的利潤才能夠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fā)當中,從而為未來儲備更新的技術,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也是智能手機廠商擺脫同質化競爭的唯一出路。

不過,目前來看,折疊屏手機可能難以擔當重任,如果不解決因為屏幕折疊帶來的一系列手機故障問題,以及價格不能降低到萬元以下,折疊屏手機將不會成為主流,甚至面臨曇花一現的命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4-25
折疊屏手機沒有未來
在手機發(fā)展的歷史上,出現過滑蓋手機、翻蓋手機,但最終智能手機的形態(tài)基本固定為直板,滑蓋基本消失,翻蓋手機成為小眾,而可折疊屏本質上還是翻蓋思維,不同的是擴展了屏幕,可以做到更輕薄。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