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銀行系”險企2018冷暖不一 農銀人壽慘變唯一虧損

原標題:10家“銀行系”險企2018冷暖不一 農銀人壽慘變唯一虧損

作者:丹青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是對于“背靠大樹”的銀行系壽險公司來說,或許并非如此,甚至可能會“背靠的大樹”越大,自己的業(yè)績越“涼”。

根據GPLP犀牛財經對銀行年報的統(tǒng)計,十家銀行系壽險公司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902.5億元,市場份額為7.24%,與2017年基本持平。

而2018年全年保險業(yè)實現原保費收入3.8萬億元,同比增長3.92%。銀行系壽險并沒有超出平均水平,走出獨立的走勢。

保費增長分化,五大行全部“躺槍”

具體來看,“銀行系”險企原保費收入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是中郵人壽實現原保費收入為576.58億元,工銀安盛為336.81億元,建信人壽為249.07億元,農銀人壽為176.38億元,招商信諾人壽為150.62億元。

數據來源:銀保監(jiān)會

其次為光大永明為103.44億元,交銀康聯為80.18億,中信保誠為53.85億元,中荷人壽為46.94億元,中銀三星為28.66億元。

從原保費收入增速來看,光大永明在2018年增速最高,為46.1%。接下來依次為中郵人壽40.4%、中信保誠28.0%、招商信諾17.5%、中荷人壽16.7%。

數據來源:銀保監(jiān)會

值得注意的是,背靠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的5家壽險公司全部“躺槍”,不但拖了“銀行系”的后腿,還全部都出現了負增長。其中工銀安盛為-15.1%、建信人壽為-15.7%、中銀三星為-26.0%、農銀人壽為-26.1%、交銀康聯為-38.9%。

隨著原保費收入的下降,5家大行旗下的壽險公司行業(yè)排名在2018年也出現了下滑。在81家有可比數據的壽險公司中,工銀安盛、建信人壽、農銀人壽、交銀康聯、中銀三星依次列第16位、第20位、第23位、第36位、第53位。

其余五家“銀行系”旗下中郵人壽、中信保誠、招商信諾、光大永明、中荷人壽5家公司排名出現上升,依次列第11位、第24位、第26位、第32位、第48位。

農銀人壽成唯一虧損

背靠五大行的壽險公司2018年都表現不佳,其中農銀人壽表現最差,成為5家中唯一虧損的壽險。

根據5大行公布的年報數據,5家壽險公司2018年盈利能力排名分別是中銀人壽,建信人壽,工銀安盛以及農銀人壽,凈利潤分別是8.54億港元、6.15億元、0.94億元、-7.6億元。

這5家公司背靠的銀行渠道都不分伯仲,為什么農銀人壽反而出現虧損呢?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底,農業(yè)銀行宣布入股嘉禾人壽,2013年1月將其更名為農銀人壽。

當時的農銀人壽在幾家銀行系保險公司中屬于分支機構最多、總資產最大的保險公司。然而,經過5年的發(fā)展,截至2018年年底,農銀人壽不僅把銀行系頭把交椅讓了出去,自身總資產以及盈利都落后了。

據GPLP犀牛財經了解,農銀人壽從2012年到2017年其凈利潤表現呈波浪式發(fā)展,分別為:-7.77億元、-3.20億元、0.31億元、2.23億元、0.18億元、1.11億元。

曾經的銀行系“一哥”,面對這樣的事實,未免有些尷尬。

背靠大樹“難乘涼”,渠道轉型的背后是能力轉型

眾所周知,“銀行系”保險公司在銀保渠道上擁有比一般保險公司“先天”的優(yōu)勢??蛻粼谶x擇銀保渠道保險產品時,出于對銀行的信任,自然也會更多地傾向于“銀行系”。

2018全年保險業(yè)數據顯示,股東銀行代銷保險保費收入占“銀行系”壽險公司規(guī)模保費的比重普遍都在50%以上,中郵人壽、交銀康聯人壽的占比甚至超過90%以上。

此前銀保渠道一般更青睞銷售流程比較簡單省時的短期理財型保險產品,隨著銀保監(jiān)會從嚴規(guī)范中短存續(xù)期保險業(yè)務,作為短期理財型保險產品的銷售主場,銀保渠道開始出現收縮。

另外銀行理財產品的起銷門檻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銀行理財產品與保險產品的競爭,主要通過股東銀行代銷保險的“銀行系”險企也因此受到非常大的波及,甚至出現了“背靠大樹難乘涼”的情況。

在保險業(yè)回歸保障本源的當下,隨著個險渠道與業(yè)務價值的關聯度越來越高,銀行渠道的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對此情況,交銀康聯董事長張宏良不久前曾表示,“渠道轉型背后是能力的轉型?!鞭D型不是要否定存量,而是要在維護、改良存量的同時花力氣打造新渠道。顛覆性創(chuàng)新畢竟是少數行業(yè)的事情,只有存量和增量平衡了,轉型才有現實意義上的成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4-06
10家“銀行系”險企2018冷暖不一 農銀人壽慘變唯一虧損
根據GPLP犀牛財經對銀行年報的統(tǒng)計,十家銀行系壽險公司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902.5億元,市場份額為7.24%,與2017年基本持平。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