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款新手機屏幕觸控延遲技術超蘋果三星:雷軍成為首位發(fā)燒友用戶
3月18日晚,黑鯊游戲手機2正式發(fā)布,與之前兩款產品相比,黑鯊游戲手機2在保持不俗配置的基礎上,采用高通驍龍最新頂級旗艦——驍龍855移動平臺,支持12G內存,在性能及圖形渲染速度層面有了大幅提升,還解決了大型游戲占用運存空間大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黑鯊的“友商”及投資人,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對黑鯊游戲手機2可謂力挺到底。在發(fā)布會現場,雷軍獲贈編號為001的冰封銀新款黑鯊手機一臺,他也就此成為黑鯊游戲手機2的首位用戶,這款被雷軍看好的產品究竟強在哪里?
科技邊角料現場發(fā)現,黑鯊游戲手機2進化了其專屬“X”設計語言,塑造出速度感及科技感的競速曲線,背部整體采用金屬+異形折面玻璃雙材質,在保證機身整體強度的同時帶來舒適的握持感,還可進一步提升散熱與天線性能。正面采用6.39英寸對稱全面屏,屏占比進一步提高,沉浸視野與游戲操控完美結合,還能夠有效防止誤觸。此外,黑鯊依舊保留了LOGO呼吸燈及兩側LED燈帶,仍然是傳說中的“手機燈廠”。
黑鯊自主研發(fā)的Magic Press技術,使黑鯊游戲手機2實現屏幕壓感操作,在吃雞類游戲中可以做到跑動、開鏡、射擊、壓槍同時進行,使兩指操作取代四指聯動,操控性急劇提升。與蘋果3D Touch不同的是,黑鯊游戲手機2實現了手機左右兩塊可調節(jié)面積的壓感區(qū)域同時作業(yè),且都支持獨立映射,可將壓感操作對應到游戲中的任何功能鍵,為用戶操作體驗帶來極大的優(yōu)化。
此次發(fā)布會新亮相的Fast Finger技術,通過定制觸控芯片、定制算法、全球首個240Hz觸屏報點率、系統(tǒng)優(yōu)化,43.5ms屏幕觸控延遲的實現成業(yè)內首家,遠低于蘋果、三星以及國內廠商。
黑鯊游戲手機3首次將革新后的液冷3.0技術:塔式全域液冷系統(tǒng)運用在黑鯊游戲手機2中,能夠使CPU核心溫度降低14度,此外,黑鯊在裝備散熱方面也下足了工夫。采用航天制冷材料研制而成的極冷晶片散熱背夾可使整機溫度降低5°,結合風扇散熱。
續(xù)航問題同樣是玩家們關心的賣點之一。黑鯊游戲手機2采用4000mAh大電量專業(yè)電競電池,并通過優(yōu)化電芯化學體系,改進充放電算法,使電池充電壽命提升到1.6倍。另外黑鯊還針對新品在游戲狀態(tài)下的充電效率進行優(yōu)化,是上一代產品的6倍。
其搭載的獨立圖像處理芯片還支持智能運動補償技術,有效減少了游戲中畫面卡頓與撕裂的現象;高對比度及高色域帶來更多的圖像細節(jié),使畫面表現力更豐富細膩,對于當前支持SDR的游戲和視頻也能顯示出HDR效果。
此外,本次黑鯊新款手機采用全程DC調光,能夠有效減少頻閃,輔以像素級去藍光技術,黑鯊游戲手機2已成為業(yè)內首個兼具高水準視效表現及專業(yè)護眼功能的游戲手機。
雙speaker能夠避開游戲時的手部遮擋,真正打造對稱立體聲,AI降噪可起到抑制嘯叫的作用。黑鯊游戲手機2還首創(chuàng)在藍牙通話狀態(tài)中可保持游戲背景音立體聲,做到游戲、通話兩不誤。游戲AI震感功能,可以智能識別游戲場景并給予不同的震感反饋,甚至可分辨不同槍支發(fā)射狀態(tài)的特有節(jié)奏。
依托驍龍855支持的第四代Qualcomm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黑鯊游戲手機2實現了AI游戲引擎,使用戶在游戲時,時刻有一個強大、智慧的“大腦”在觀察并指揮著手機,讓手機持續(xù)運行在最合理的狀態(tài),給用戶最完美的游戲體驗。
手機通過AI游戲引擎識別游戲場景,實時檢測游戲幀率并進行預測,智能調度CPU、GPU,使游戲過程始終流暢。新品還支持AI震感、畫面智能插幀、智能網絡管理、智能后臺管理、AI燈效、智能充電、shark時刻等一系列功能,通過AI游戲引擎。
與黑鯊游戲手機2和極冷晶片散熱背夾同步亮相的,還有雙翼手柄支架及黑鯊特制TYPE C轉HDMI轉接線。手柄支架可固定黑鯊雙翼手柄,使其成為一個可脫離于手機的專業(yè)游戲手柄,而特制轉接線則可實現超低延遲投屏功能,。
科技邊角料認為,黑鯊2代,其實產品本身的目標是從『游戲手機』的狹隘定義本體『走出來』,這也是發(fā)布最后強調的黑鯊不僅是游戲手機也是旗艦手機核心:黑鯊前代產品一些不盡如人意的配置細節(jié),這一次都有些相當程度的補足,例如這次也加入了第五代光電屏幕指紋、L1+L5雙頻GPS、4000mAh電池+27W快充等等細節(jié),和主流旗艦機型的規(guī)格打平。之前最短板的拍照部分,三星GM1+兩倍光學變焦的規(guī)格也算是追上了主流的規(guī)格水準,不能算是頂尖級別,但從現場拍照體驗來看,的確是比前代產品好多了。(完)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