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搭載AI技術就是真智能?小心,也許它正在“偷聽”你!

回顧2017,AI技術的成熟,掀起了AI硬件的新風潮。尤其在智能音箱領域,不僅谷歌、亞馬遜、蘋果等國外廠商大舉進軍智能音箱市場,國內傳統(tǒng)硬件廠商和互聯網廠商更是爭相入局“圈地”。

智能音箱被爆“偷聽”用戶隱私:

正當各大廠商都在積極將智能音箱推進到個人消費者家中時,隱私安全問題也陸續(xù)讓人關注。

  近日,美國消費者保護組織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來自亞馬遜和谷歌的專利申請曝光了這些智能音箱并非單純監(jiān)聽到“關鍵字”才會得到喚醒,而是實時錄制用戶所說的內容并加以分析存檔,且有主動上傳這些用戶數據信息的嫌疑,依此向其推銷相應產品或者廣告。

音箱搭載AI技術就是真智能?小心,也許它正在“偷聽”你!

  不過,大部分的智能語音設備只有在聽到“喚醒詞”時才會做出反應。只有它們被觸發(fā)后,特定的單詞短語才會被記錄下來。

智能音箱“扎堆”市場 其實多是初級形態(tài):

  目前,市場上智能音箱的品牌與型號很多,價格從上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并且各家都聲稱擁有強大的智能平臺與海量的內容資源。

音箱搭載AI技術就是真智能?小心,也許它正在“偷聽”你!

  然而,貼上“智能”標簽的并非都是真正的“智能”音箱,有的僅支持藍牙、WiFi鏈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播放終端上的音樂。這些只能說得上是“初級形態(tài)”的智能音箱。

  目前,業(yè)界所定義的智能音箱,是一款具備智能語音交互系統(tǒng)、內容以及互聯網服務內容,同時,可擴展更多設備、內容的接入的智能終端產品。

廠商爭相“圈地” 但智能家居入口并不兼容:

  亞馬遜Echo從2014年首次登場,到2016、2017年蘋果Homepod、谷歌Home、微軟Invoke的陸續(xù)“進場”,國內外廠商“圈地”的風潮更是越演越烈。

音箱搭載AI技術就是真智能?小心,也許它正在“偷聽”你!

  根據業(yè)界透露的數據,單單在深圳就有200多家廠商在做智能音箱。一個小小的音箱能獲得眾多硬件廠商以及互聯網企業(yè)的“爭搶”,是因為它被視為智能家居的入口。

  智能音箱能否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其實不好判斷。只是大家都覺得使用便捷的人機交互做承載是一個趨勢。

音箱搭載AI技術就是真智能?小心,也許它正在“偷聽”你!

  其實,當下智能音箱不能“控制”家電是用戶常遇到的問題?,F在主要是放在家里聽歌、聽電臺、接受天氣預報等。

  因此,廠商亟需解決的是旗下產品能兼容多少款智能家電。

總結:

  步入2018年,可以預見會有更多同類產品亮相,整個市場也將廝殺更加厲害。

  最后,安全專家建議,如果你擔心日常生活中智能音箱會收到你的私人對話,可以手動關閉設備,或者改變賬號的設置。

  那么,問題來了,你當下會購買智能音箱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1-05
音箱搭載AI技術就是真智能?小心,也許它正在“偷聽”你!
回顧2017,AI技術的成熟,掀起了AI硬件的新風潮。尤其在智能音箱領域,不僅谷歌、亞馬遜、蘋果等國外廠商大舉進軍智能音箱市場,國內傳統(tǒng)硬件廠商和互聯網廠商更是爭相入局“圈地”。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