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冬藏,到了年底,各家廠商都到了亮成績的時候了。2017年是手機市場變化比較劇烈的一年,有人一飛沖天,有人消失無影,大家都在關注各大廠商的銷售成績。作為國內手機廠商的領頭羊,華為手機表現如何,業(yè)界尤為關注。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日前在新年致辭中透露了2017年的成績:預計華為消費者業(yè)務2017年銷售收入2360億人民幣左右,規(guī)模較2016年同比增長約30%;華為與榮耀品牌智能手機全年發(fā)貨1.53億臺,中國市場份額保持第一,進一步擴大領先優(yōu)勢;全球份額突破10%,穩(wěn)居TOP3。
總體上來看,華為消費者業(yè)務2017年交出的成績單表現良好,盡管有評論認為華為手機去年發(fā)貨量增長并不明顯,但要看到,在整個手機市場增量減緩的大背景下,發(fā)貨量增長了10%,收入大幅提升30%已是相當不錯的成績,這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華為手機產品結構越來越趨向高端化,產品結構越來越健康。
如此靚麗的成績,內界許多人認為,連續(xù)6年保持高速發(fā)展,華為消費者業(yè)務已然崛起。對于這樣的觀點,余承東并不認可,在他看來,過去的6年,華為手機一直在為生存、發(fā)展、崛起而戰(zhàn),而要真正實現崛起是在2018年。
為什么是在2018年?余承東說,從落后者、到追趕者,再努力成為超越者,這幾年華為手機在艱辛的長跑過程中構筑能力打基礎,依然存在很多差距不足。這幾年,很多業(yè)務問題已逐步得到改善,但最大的不足是部分國家市場經營進步緩慢,份額占有率低,本地團隊對品牌營銷、渠道零售的操盤能力還非常弱。
余承東說,2018年將成為華為消費者業(yè)務真正走向崛起的元年。在2018年,華為將有顛覆式的產品和創(chuàng)新技術引領全球市場,正式崛起,勢在必然。
打造創(chuàng)新能力跑贏大勢
算起來,華為做手機已有15年的歷史了。2003年華為就成立了手機業(yè)務部,但當時主要是為運營商做定制機。直到2011年,華為才將手機業(yè)務部正式獨立,升格為消費者業(yè)務BG,從2B轉向2C。短短的6年時間,華為手機就做到了國內市場第一,國際市場第三的高度。
華為在業(yè)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進軍任何一個市場,“要么不進入,一旦進入,就要成為該領域的王者”,從決定轉型進軍消費者市場,華為手機的目標就只有一個:第一。
6年來,華為手機經歷挑戰(zhàn),余承東因為“要超越三星蘋果做第一的”豪言也遭遇不少口水。但如今華為穩(wěn)居全球TOP3,縮小了與前兩名差距。
復盤這幾年的經歷,余承東說2014-2015為生存而戰(zhàn),2016-2017為崛起而戰(zhàn)。余承東說過,做手機是一種“長跑”,能力均衡方能堅持到最后。“有能力才有未來”,過去四年,華為手機就是在這種“長跑”過程中構筑能力打基礎,今天,華為手機的產品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市場占有力各方面都明顯提升,是基礎能力有保障的結果。
從產品能力上說,無論是功能還是設計上,華為手機自Mate7后就引領了國內手機的發(fā)展潮流。從安全、雙攝、大屏、AI到終端云服務,近幾年,華為旗艦產品Mate& P系列真正成為國產手機高端代言人,其出色表現帶動全球高端市場影響力攀升。同樣HUAWEI nova 2s上市后引領年輕一代時尚消費趨勢,快速贏得消費者口碑。
拋過“以消費者為中心創(chuàng)造價值”這樣的官方宣傳口號不說,單說在在產品體驗上,華為手機在芯、端、云協同,在屏、存儲、拍照、芯片上不斷突破,并且建立了以手機為核心,圍繞智能家居、運動健康、平板、PC等全場景智能生活體驗的生態(tài)體系,Mate 10更是開啟了新時代,引領智能手機行業(yè)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余承東一直強調的“要敢于做用戶體驗甩別人一條街、兩條街的產品”的目標基本上實現了。
在品牌影響力上,4年來,華為和榮耀雙品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榮耀目前已打造成“全球年輕人最喜愛的科技品牌”,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一品牌,在電商銷售和移動互聯網手機市場闖出了更大的天地,成為年輕人最喜愛的互聯網手機品牌;華為品牌以打造最高品質端到端體驗為目標走高端路線,已是名聲鵲起,是國產手機中惟一可以和蘋果、三星抗衡的品牌。如今華為與榮耀雙品牌并駕齊驅,實現全球規(guī)模化發(fā)展,合力形成全檔位明星產品超強矩陣,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提升。華為全球品牌知名度由2016年的81%提升至85%,在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百強榜單中排名提升至第70位。海外消費者對華為品牌的考慮度大幅提升,較2016年同比增長100%。在中國市場,根據IPSOS數據,華為品牌知名度、考慮度、NPS(用戶凈推薦值)位列全國第一,全方位成為中國手機第一品牌。
在市場占有率上,華為終端旗下產品都是收獲豐滿。旗艦產品Mate& P系列在全球高端市場影響力攀升,繼HUAWEI P9系列發(fā)貨量超過1000萬臺之后,HUAWEI Mate 9、P 10系列全球發(fā)貨量分別突破1000萬臺;榮耀以累計銷量和累計銷售額雙冠成績登頂中國互聯網手機第一品牌;G/Y系列產品多款明星機型,銷售收入破百億美元;華為平板業(yè)務銷量同比增長40%,進入全球TOP 3,獲得多個國家市場份額第一;第二代MateBook發(fā)布后,MateBook X以驚艷設計榮獲CES Asia最高大獎;華為HiLink智能家居生態(tài)與超過100家品牌合作,4G通信車聯網解決方案已經與全球領先汽車制造商合作,并成功規(guī)模商用;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2被九大國際媒體授予“最佳可穿戴獎”。這一年,華為終端海外市場表現可圈可點,意大利、德國、丹麥、新加坡、俄羅斯、馬來西亞、哥倫比亞等市場份額和銷售額大幅增長,其中意大利在手機市場、日本在平板市場份額優(yōu)勢突出。
2017年交出2360億人民幣左右收入,手機全年發(fā)貨1.53億臺的成績,華為依靠“全能”跑贏了大勢!
崛起元年,華為要引領智慧手機時代
2014-2015為生存而戰(zhàn),2016-2017為崛起而戰(zhàn),2018年踏上崛起之路。余承東在新年致辭中吹響了沖鋒的號角。將2018年視為“崛起元年”,華為不僅要用“顛覆式的產品和創(chuàng)新技術引領全球市場”,更欲實現向世界第一進軍的目標。
華為早在2017年末就開始行動起來,首款加載AI芯片的HUAWEI Mate 10 系列全球發(fā)布,被華為視作為智能手機向智慧手機時代演進的具備里程碑意義的產品。華為判斷,未來在AI、IoT、5G等新技術驅動下,人類社會將在兩到三年內正式跨入全連接智慧互聯時代,而智慧手機將取代智能手機成為新歷史時期主角?!拔磥砦覀儗⒃?a href="http://m.picoinsstore.com/%E4%BA%BA%E5%B7%A5%E6%99%BA%E8%83%BD_1.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工智能、AR/VR等技術領域繼續(xù)大膽嘗試,構建芯、端、云協同發(fā)展的端到端能力以逐步實現智能終端到智慧終端的跨越,帶給全球消費者用戶體驗的顛覆式提升!”余承東說,華為要引領智能手機行業(yè)進入人工智能時代。
在AI時代,手機領域的競爭不再單純地聚焦于單一的硬件功能的微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同樣影響著移動終端的市場格局,用戶的需求也日趨細分和多元化。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享受服務的入口,以及用戶信賴和充滿期待的最佳助理,手機從工具一躍成為人類的“物理器官”,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更多軟件的增值服務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而終端云服務將成為未來行業(yè)競爭焦點。而華為在這一領域布局頗深,借助“芯-端-云”協同助力,構建差異化AI優(yōu)勢,引領未來智慧時代。
成功聚焦消費者剛需及高頻使用場景,用AI提升基礎體驗,打造“最懂我”手機,并且全面以手機為核心,圍繞智能家居、運動健康、平板、PC等全場景智能生活體驗構筑強大生態(tài)體系,借助于Mate 10的成功發(fā)布,華為已給自己打上了“智慧手機引領者”的標簽。2018年,華為所有的手機產品都將打上AI的標簽,開啟AI手機大航海時代。
在一個新的時代,新賽道已從“大魚吃小魚”演變成“快魚吃慢魚”,無論在軟硬件、云、UI/UX、生態(tài)、零售、服務等各個領域,華為都搶先發(fā)力,引領行業(yè)創(chuàng)新。2018年將是一個分水嶺,對于華為手機來講,輕舟已過萬重山。
用最廣闊的心胸邁向星辰大海
真正能夠改變世界的人,往往是心懷偉大夢想,矢志不渝,為此不斷拼搏努力的人。余承東和華為終端團隊,大概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對于未來,余承東信心滿滿:“我們將會走得更遠更好,華為消費者業(yè)務的未來勢不可擋!”他說。
而對于華為手機的成功,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也給予了肯定的評價。在剛剛召開的“華為消費者BG業(yè)務匯報以及骨干座談會”上,任正非發(fā)表講話說,華為終端成功背后的原因:一是終端員工不畏艱難困苦,勤奮努力;二是有一個大平臺支持,三是有廣闊的心胸,不追求自主創(chuàng)新。
但未來不只是星星辰大海,廣闊前程,還有挑戰(zhàn)和荊棘。余承東很清楚自己華為終端的短板在哪里:部分國家市場經營進步緩慢,份額占有率低,本地團隊對品牌營銷、渠道零售的操盤能力還非常弱。
任正非對華為終端未來如何發(fā)展提了6點建議,相信在講話之前,他早給余承東面授機宜了多次。對于余承東來說,這就是未來的方向,制定措施加以落實。
所以,2018年的華為終端,你會看到更加驚艷的產品面世,你會看到它在全球市場上的勇于進取,你會看到不一樣的激勵機制,當然你也會看到更多的人才加入這個團隊。有了之前堅實的基礎,再配以清晰的戰(zhàn)略目標,那個全球“第一”的夢想不再遙遠。正如任正非所說,“繼往開來,在今天的成績基礎上前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