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晟新材重組屢敗瀕臨退市 9股東5年套現4億

(原標題:天晟新材重組屢敗瀕臨退市 業(yè)績虧損9股東5年套現4億)

令人眼花繚亂的重組屢屢告敗,江蘇常州的天晟新材(300169.SZ)掙扎在退市邊緣。

自2011年初上市以來,天晟新材一直廣受資本市場關注。2014年曾與PE合謀上演了首例PE租殼上市的戲碼,在監(jiān)管追問下終止。租殼交易失敗后,公司籌劃跨界重組進軍第三方支付領域,證監(jiān)會審核通過,在重新審核后又否決,創(chuàng)造了A股首例重組方案過會后回爐被否。

上市以來,天晟新材唯一成功的一次并購,是溢價5倍收購新光環(huán)保。結果是三年承諾期滿后,盈利能力急劇下滑。與此同時,新光環(huán)保原股東楊志峰等競相減持,合計套現過億元。

接連資本運作失敗,天晟新材的經營業(yè)績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上市當年,公司凈利潤還有0.55億元,此后一路下滑,至去年虧損0.38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tǒng)計,上市8年,公司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基本是虧兩年微利兩年,在退市邊緣徘徊。剔除非經常性損益,上市以來凈利潤合計為虧損0.57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fā)現,業(yè)績虧損,大股東及董監(jiān)高不忘套現。2013年至今,9名董監(jiān)高已累計套現4.35億元。還有讓人意外的是,2016年公司投資設立的天晟環(huán)境經營剛走上正軌,且實現盈利,就被公司出售。

昨日下午,針對上述問題等,長江商報記者致電天晟新材,電話無人接聽。

上市8年凈利降5年

股價不足發(fā)行價4成

經營業(yè)績慘淡的天晟新材發(fā)展前景堪憂。

2017年,天晟新材實現的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7.72億元、-0.3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6.09%、505.09%。

這是公司2011年1月25日上市以來首次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雙降,也是營業(yè)收入首次下滑。此前,一直處于小幅上升之勢。2011年至2016年,公司實現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4.13億元、5.20億元、6.06億元、7.61億元、7.61億元、8.22億元,6年間,營業(yè)收入翻了一倍。

然而,公司的凈利潤數據卻沒有這么漂亮。2011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達0.55億元,為近10年的頂點。從上市第二年開始,凈利潤大幅萎縮。2012年凈利潤0.20億元,2013年虧損0.70億元,2014年至2016年均為微利,分別為0.25億元、0.23億元、0.09億元。2011年至2016年,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2.53%、-64.26%、-455.82%、136.31%、-7.37%、-60.71%。

算上2017年,公司上市以來發(fā)布的7份年報,凈利潤增速僅有2011年和2014年為正數,其余均為負數。

與此走勢完全相反,上市之前,公司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是穩(wěn)步增長。

上市之前的2008年至2010年,公司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32億元、2.53億元、3.51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0.27億元、0.35億元、0.49億元。

經營業(yè)績變臉也傳導至二級市場,近年來,股價跌幅較大。

天晟新材發(fā)行價為32元,上市首日達到40.40元。短暫調整后向上,至當年4月2日,達到45.80元。公司實施送轉股,股價回落至25元下方,長達一年盤整后,2012年6月,再次高送轉,股價拉至9元內。此后,直到2015年的大牛市行情,疊加并購重組消息,股價反彈至10元上方,最高達到19.77元。不過,隨著重組告敗,股價持續(xù)回落。今年以來,公司股價持續(xù)在低位徘徊,最低探至3.95元。

長江商報記者初步計算發(fā)現,復權3次送轉股,天晟新材今年以來最低股價為12.79元,較2015年頂點跌幅高達78.75%。如今的復權價不足發(fā)行價的四成。

標的業(yè)績承諾期滿就變臉

為了提振不堪入目的經營業(yè)績,天晟新材幾度實施資本運作,無奈遺憾終結。

天晟新材一直從事高分子發(fā)泡材料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IPO募資7.52億元,投入新型結構泡沫生產能力擴建等項目。新型結構泡沫生產能力擴建項目達產后未達預期,2013年累計實現的效益為3636萬元,項目投資回報率為15%。遠低于此前公司預測的所得稅后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33.40%。

2013年,公司大幅虧損,有些灰心喪氣的天晟新材控股股東、實控人吳海宙有意撤退。

2014年10月,公司披露一份股權轉讓協(xié)議,即公司4位主要股東與PE公司杭州順成簽署天晟新材2000萬股股份轉讓協(xié)議,并將合計所持23.81%股權所對應的股東投票權及相關權利無償委托給杭州順成行使。交易完成后,公司實控人則變更為趙兵。

這一PE租殼交易引發(fā)市場高度關注,也違反了“創(chuàng)業(yè)板不準借殼上市”的相關規(guī)定。在監(jiān)管追問下,租殼交易方案僅露臉5天便宣告結束。

這樣一則公告被市場人士解讀為一場PE租殼上市的游戲。PE機構杭州順成將統(tǒng)攬資本運作全局,相當于短暫租用了天晟新材這一殼資源來實施資本運作。這樣的租殼模式,以其濃郁的市值管理色彩規(guī)避了監(jiān)管層“創(chuàng)業(yè)板不準借殼上市”的相關規(guī)定。

出租殼不成,公司轉而大舉并購。2015年,公司籌劃7.1億元收購德豐電子,進軍第三方支付領域。

戲劇性的是,這一跨界并購案創(chuàng)下了A股審核通過,重新審核后否決的紀錄。2016年4月,該并購案獲審核通過,兩個月后,證監(jiān)會重新審核,被否決。理由是,公司未披露與交易對方的抽屜協(xié)議,構成信披違規(guī)。

此外,公司曾在2014年初耗資4億元收購了新光環(huán)保公司。這家在2014年至2016年合計為公司貢獻了1.24億元凈利潤。然而,溢價5倍收購的新光環(huán)保在業(yè)績承諾期滿就變臉。2017年,其實現營業(yè)收入1.5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只有2227萬元,不及2016年4759.30元凈利潤的一半。而2017年實現的凈利潤也未達到當初承諾的5800萬元,導致當年商譽減值2091萬元。

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套現1.7億

業(yè)績不堪、資本運作告敗,股東及董監(jiān)高紛紛實施股權變現。

上述新光環(huán)保的原股東楊志峰、高琍玲在限售股解禁后開始大幅減持。截至目前,僅此二人已經合計減持1357.41萬股,套現1.15億元。

曾于2014年籌劃租殼未成的公司實控人吳海宙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減持了1878萬股,套現1.70億元。

此外,公司總裁徐奕等董監(jiān)高也實施了減持。

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13年開始至今,已有公司9名股東及董監(jiān)高合計減持套現4.35億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經營業(yè)績延續(xù)2017年的雙降之勢,營業(yè)收入下滑,凈利潤虧損468.38萬元。

公司最新發(fā)布的業(yè)績預告稱,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變動區(qū)間為680萬元—750萬元,變動幅度為173.88%—202.08%。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7-18
天晟新材重組屢敗瀕臨退市 9股東5年套現4億
天晟新材重組屢敗瀕臨退市 9股東5年套現4億,天晟新材 股權 天晟 新光 上市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