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鏈科技李偉:做“難而正確”的事 以數據新要素定義數字新未來

當前,數字經濟正在蓬勃發(fā)展中加速融入千行百業(yè),重塑著生活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智能與信任猶如數字世界的一體兩面,技術的發(fā)展不僅催生新一輪生產力變革,也帶來一場對商業(yè)信任邏輯的認知革命。

如何搭建起互通互信的“安全底座”?近日,趣鏈科技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李偉在做客人民網《對話企業(yè)家》欄目時,表達了對新型生產要素——數據應用的深入思考。

“區(qū)塊鏈也叫‘分布式賬本’,是通過大家共同記賬來形成數據控制安全共享的一種信任機制。”訪談伊始,李偉便形象表達了對這項技術的理解。

“區(qū)塊鏈技術并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而是產業(yè)革新的必然結果。”李偉表示,區(qū)塊鏈可使數據流通變得更透明、可信,可為社會交流、商業(yè)交易提供互信基礎。

出于對可朔源、可互信、高安全性的需要,2015年,區(qū)塊鏈技術率先在全球金融領域得以應用。彼時在高校任職的李偉敏銳地察覺到,一場邏輯變革正悄然而至。一年后,李偉決定從區(qū)塊鏈切入,開啟創(chuàng)業(yè)。

一次決定,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創(chuàng)業(yè)之初,李偉不得不面對“不熟悉、不擅長”的領域。

“原來你在高校相對來說是比較光鮮的,看的是‘長板’。但做企業(yè)大多是‘乙方’,不僅要管理、要協(xié)同,還要降本、‘接地氣’。”

技術發(fā)展并非一蹴而就,能引起革命性變革的技術更是如此。近年來,區(qū)塊鏈市場迎來了資本“退潮”后的冷靜期。

面對內外隱憂,是調轉“船頭”、再謀出路,還是堅定初心、繼續(xù)前行?一次親身經歷,讓李偉愈加堅定了內心的判斷。

“記得我們研發(fā)的政務新系統(tǒng)上線后,我自己去線下辦了一趟業(yè)務。在現場,和其他辦理業(yè)務的人員聊了聊,感受到了‘一網通辦’‘一網統(tǒng)管’這些通過我們技術實現的功能為大家?guī)淼谋憷?rdquo;李偉表示,正是這樣的一次收獲,讓自己意識到無形的“數字”正通過有形的服務改變著人們生活。

從過去對科研的專注,到做企業(yè)時克服“短板效應”,再到自我認同感重建,在不斷求索中,李偉愈加明晰,“技術離不開應用。技術,永遠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

帶著新思考、新感受,置身新一輪數字浪潮下的趣鏈迎來了一段“加速快跑”。

近年來,在李偉帶領下,趣鏈科技瞄準數據要素賽道,進一步推動區(qū)塊鏈、隱私計算、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融合應用,將數據場景逐步拓展至政務、司法、金融、能源、交通、制造、教育等多個公共數據授權應用領域。

以數字“雙碳”為例,圍繞政府治碳、企業(yè)管碳、個人低碳三大維度,趣鏈科技以企業(yè)碳排放量、碳排放強度等數據為基礎,在政府端、企業(yè)端建立起數智控碳數字鏈路,保證數據采集、處理、流通、交易、使用中的全流程安全,為碳排放核查、碳交易、能源綠色轉型提供數字保障。

可以看到,技術融合正助力各領域提升數據要素治理和應用水平,為構建安全、可信、高效的數據流通生態(tài)奠定數字基礎。

談及未來,李偉表示,下階段,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應有效參與到生產分配中。如何讓數據從單一信息轉變?yōu)榫酆腺Y產,在不泄露數據隱私的同時實現數據的有效交易,是下階段發(fā)揮數據資產價值需要攻克的重要課題。

“數據越整合越有價值。” 他認為,從價值應用看,數字資產化發(fā)展目前仍處初步階段。這不僅對數據的流通、轉化、確權、分析提出更高要求,還需要以新的需求、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挖掘數據的多元價值。

從教師到企業(yè)家、從學術研究到企業(yè)管理、從趨勢判斷到應用落地,在李偉看來,他的每一步跨越,皆是對“自身能力邊界的不斷探索”。

“自主創(chuàng)新、攻克技術難關永遠是科技型民營企業(yè)家的使命。第一,要做有技術門檻的事情;第二,一定要看到它的實際價值。這是我的堅持,也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