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套路多,“減配降價”的超低價產品你敢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雙11,但今年的雙11在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對各行各業(yè)造成重擊的大背景下來得尤為激烈,不僅"戰(zhàn)線"被拉得更長,品牌大促的手段也更加五花八門,不計其數的超低價商品來襲。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鳴驚人的超低價背后是品牌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而讓產品配件的品質一減再減??此朴脛澦愕膬r格買到了心儀的產品,但實際是空有其形,使用體驗很糟糕,甚至還有可能會危及生命和健康,這樣的產品你真的敢買嗎?

不比不知道,"超低價"的真相往往是"減配降價"

日前,萬維家電網發(fā)布的一組"拆機見真相"的對比視頻和系列文章引起了極大反響,究其原因,在于其深刻揭露了超低價家電背后隱藏的"貓膩",讓消費者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冰箱、空調、熱水器、燃氣灶等品類優(yōu)質產品與超低價產品之間的"鴻溝"。

如冰箱,核心部件壓縮機冷凝器,優(yōu)質產品用的是銅管,而且進行了規(guī)整的鋁包銅設計,可以保證散熱更快,能源消耗更小,而超低價產品不僅用的是鐵管,而且僅僅橡膠包管和采用一個塑料盤來放置,非常簡陋,這樣的"偷工減料"直接導致了冷凝器的散熱變差,令冰箱兩側溫度超標甚至是燙手。

雙11套路多,“減配降價”的超低價產品你敢買?

如燃氣灶,負責燃氣通斷和流量的閥體,優(yōu)質產品給閥體配備了環(huán)保鍍鋅板或鋁壓鑄的閥蓋,不僅可以起到防水防漏氣的作用,而且熄火定位也會更準確,反觀超低價產品,閥體是裸露的狀態(tài),沒有配閥蓋,這對于一個與燃氣灶安全性息息相關的部件來說是很危險的,會令其存在漏氣、旋鈕卡頓等隱患。

雙11套路多,“減配降價”的超低價產品你敢買?

再如燃氣熱水器,在控溫、恒溫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的火排,本次"拆機見真相"活動中涉及到的優(yōu)質產品擁有15排火,而超低價產品僅有6排火,連優(yōu)質產品的一半都不到,這樣的劣等貨怎么可能保證足量且恒溫的熱水呢?

雙11套路多,“減配降價”的超低價產品你敢買?

事實勝于雄辯,超低價產品由于要想盡一切方法壓縮成本,因此在很多部件的材質和設計上都藏有"貓膩",即采用"減配降價"的手段,這是消費者從產品外觀上根本無法察覺的,而偷工減料帶來的不僅是消費者在使用體驗上的損失,更會埋下重重安全隱患。

"超低價"隱患多,消費者需謹防套路擦亮眼

雖然數年前就有不少媒體呼吁雙11應當從"價格戰(zhàn)"走向"價值戰(zhàn)",也確實有一些電商平臺進行過相應的努力,但在筆者看來,效果微乎其微,而且這個目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可能實現。畢竟,"全年最低價"正是雙11最吸引人的地方,消費者多半都是沖著這個來"剁手"的,如果"價格戰(zhàn)"完全停止,商品價格都恢復到常價,那消費者自然會喪失購物興趣。

盡管如此,"價格戰(zhàn)"應該是有底線的。

"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人人都懂,在上學時我們還學過"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在供求關系等不變的情況下,商品價格應該是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波動,而超低價產品的定價已遠遠超過了這個合理范圍。

什么是"超低價產品"?如果說正常的促銷產品是以品牌割舍部分利潤為代價的話,那超低價產品就是以損害消費者的使用體驗甚至是人身安全為代價的,是品牌通過"減配降價"手段換來的。上面"拆機見真相"活動反映的現實就是極好的例子,在家電以外的其他行業(yè)也不外如此。

消費者購買產品的目的總歸是為了使用,如果因為貪圖一時的"便宜",而引起一系列的售后維修問題、使用問題、安全問題,那不僅會浪費更多的金錢和時間,還有可能會給家人和自己的生命健康帶來難以磨滅的傷害,相信這些是每一位消費者都不能接受的。

總之,價格可以打折,但品質不應打折,請大家務必看清真相,不要被"超低價"的套路蒙蔽了雙眼,堅決屏蔽那些價格超過了合理范圍的"致命誘惑"。

拒絕無底線經營,創(chuàng)新和差異化發(fā)展才是正解

對于品牌,筆者也想奉勸一句,切忌濫用"價格戰(zhàn)"的手段,尤其是"減配降價",以免傷人更傷己!

促進銷售的方式千千萬,而"價格戰(zhàn)"是公認的最"簡單粗暴"的競爭方式。這或許能帶來一時的獲利,但絕對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它不僅會進一步壓縮品牌的利潤空間,更會令行業(yè)陷入無盡的低價競爭、惡性競爭、無序競爭的漩渦之中。

"減配降價"則更糟糕。因為對于品牌而言,無底線的經營不止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更有可能是導致品牌覆滅的"導火索",讓品牌積累多年的成果毀之一旦;對于行業(yè)而言,這種"無底線"泛濫的最終結果必然是消費者對某個品類,乃至整個行業(yè)都喪失信心、產生質疑,這無疑是災難性的,

那么,品牌如何才能穩(wěn)健發(fā)展,并為打造行業(yè)營造良性的競爭環(huán)境提供助益呢?筆者認為,將焦點集中在創(chuàng)新和差異化發(fā)展上是關鍵。

如果品牌們都能恪盡職守,一心鋪在研發(fā)更能滿足消費者深層訴求的產品上,在產品功能、美學設計、價值標簽等方面做到更出色,堅持自己的產品價值和商業(yè)價值,品牌的市場競爭力何愁得不到提升?也只有這樣,"價格戰(zhàn)"才有可能被"價值戰(zhàn)"取而代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