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黑科技展示時間!今天,備受業(yè)界關注的第二屆亞洲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Asia 2016)正式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與往年相同,汽車科技仍是重頭戲。今年,包括奔馳、寶馬、沃爾沃、雪佛蘭在內的汽車大咖,以及百度、搜狗、安吉星、大陸集團、法雷奧等汽車相關供應商均參與其中,圍繞展會大主題“互聯互通”、“創(chuàng)新”與“物聯網”,同場展示最前沿的汽車技術。
值得關注的是,在CES展開幕之前,奔馳就搶先將2015年法蘭克福展上首發(fā)的那輛狂拽炫酷想炸天的IAA空氣動力概念車開到了上海街頭上,提前為CES展造勢。
雖然奔馳方面很低調的表示“只是為了拍一點照片”,但是這輛車還是在街頭引起了不小轟動。
據悉,這款“數字化變形金剛”最大的特色在于當車速達到80公里/小時時,它會從“設計”模式自動切換到“空氣動力”模式,8片隱藏在車身內部的擾流部件變會緩緩伸出,最長可達390毫米,并實現0.19超低風阻系數。在內飾上,IAA也延續(xù)了S級轎車與S級轎跑車的設計思路,提供新穎的觸控功能,同時展現了未來行政級轎車內飾可能呈現的樣貌。
當然,不能量產的黑科技,那都是耍流氓!
在今年的CES Asia展上,奔馳還將帶來號稱“最智能行政座駕”的全新長軸距E級車。除了搭載主動式制動輔助系統(帶橫向行人車輛探測)、擁堵緊急制動功能、自動駐車向導、多向遙控泊車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與安全系統外,還首度搭載了Car 2 X 智能云端交互系統。
2013年,梅賽德斯-奔馳率先推出了這一可在車輛間通聯的廣泛聯網技術,憑借Car 2 X,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可遠距離與其它車輛進行信息交流,實現及時且有效提示駕駛者在前方的交通狀況或障礙物的存在的情況。
戴姆勒大中華區(qū)高級執(zhí)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中國研發(fā)中心負責人安爾翰表示,全新長軸距E級車是全球第一款搭載了Car 2 X的量產車,接下來,Car 2 X平臺將向其他品牌開放。
別看奔馳一天到晚就會整兩個酷炫的概念車來玩,其實很多概念車中的技術已經在慢慢實現量產,全新長軸距E級車就是一個例子。而這也正如奔馳所宣揚的:“在出行領域,梅賽德斯-奔馳品牌自誕生之日起便不斷將未來的交通想象變成觸手可及的智能現實。”
當然,談到奔馳,就不得不提它的競爭對手寶馬。在這屆CES Asia展上,寶馬將亮相I Vision Future Interaction概念車。這款概念車除了搭載HUD、儀表盤、全景顯示器以及全新Airtouch手勢控制、觸敏表面及語音互動等大量的全新交互式選項之外,還可提供Pure Drive(自主駕駛)、Assist(輔助模式)以及Auto Mode(自動模式)三種駕駛模式可選。
其中,像Airtouch手勢控制系統、iDrive系統、駕駛輔助系統等都已在寶馬7系中投入量產。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月的CES展上,寶馬還表示其展出的i8 Mirorless concept 概念車中的攝像頭取代后視鏡技術將在三年后量產,首批應用該技術的車型將是寶馬 i8 ,其次將是寶馬 7 系。(寶馬也是一個不畫大餅的耿直boy,說量產就量產。)
另一邊,雪佛蘭這次帶著概念車CHEVROLET-FNR和科魯茲創(chuàng)-戰(zhàn)紀定制版亮相。其中,CHEVROLET-FNR可實現智能自動駕駛、虹膜識別、體感式手勢控制、無線智能充電等多項功能。雪佛蘭方面正式表示,從2017年開始,所有在華銷售的雪佛蘭品牌車型上,均將標配發(fā)動機智能啟停系統,而且到2020年將以安吉星為核心技術,實現車載互聯。
從CES展上整車廠與供應商秀出的高科技來看,其實很多黑科技都已經實現量產或在實現量產的路上,能不能擁有就只看大家的“買買買”的能力了。
- 極氪7X榮獲Euro NCAP五星認證,2025全球中型SUV總分第一
- 享界新車標發(fā)布!余承東:新標是對用戶期待的深層應答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兜底:對泊車過程損失全額賠付
- 比亞迪宣布率先實現媲美L4級智能泊車,官方承諾為安全兜底
- 問鼎30萬+新能源轎車銷量榜后 享界LOGO煥新并劇透全新旅行車
- 享界S9 6月共交付4154輛 持續(xù)穩(wěn)坐30萬以上新能源轎車銷量榜首
- 智駕行業(yè)重磅消息!中汽中心、清華大學、華為聯合發(fā)布智駕技術白皮書
- 比亞迪泰國第9萬輛新能源汽車交付暨泰國工廠投產一周年
- 漢L賽道體驗性能爆表,千匹馬力“怪獸”也精準可控
- 比亞迪漢家族交付破百萬 女足前國門趙麗娜成第100萬輛車主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