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風險上升在華擴張 日車企發(fā)展重心轉向中國

(本文轉自中國汽車報)

近日,日本三大車企——豐田、本田、日產相繼決定在中國啟動增產投資、大幅提升產能,日本車企在華進入全面擴張階段。據日媒報道,今年中國有望取代日本,成為日系車全球第二大市場。由于日本車企最大的市場——美國車市已逐漸飽和,再加上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帶有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使得該國車市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上升。與此同時,雖然中國車市變冷,然而日系車在華銷量增長勢頭不減,大大超出整體市場表現。因此,日本車企將發(fā)展重心轉移到中國市場,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競相擴充在華產能

據日本媒體報道,豐田計劃到2021年將其在華產能提高至170萬輛左右,相比現在增加35%,之后進一步提升至200萬輛。為此,豐田將投資1000億日元。日前,又有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計劃最快到2030年將在華產能提高兩倍,于2030年左右在中國每年生產350萬輛汽車,同時將對中國的汽車年出口量提高至50萬輛。目前,豐田在華產能為116萬輛,去年其在中國的銷量為130萬輛,占據4.5%的市場份額。

日產汽車也計劃在中國新建整車工廠,并擴充現有工廠的產能。8月21日,湖北省發(fā)改委在官網發(fā)布公告,批復同意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漢市建設乘用車擴建項目,該項目將用于提升東風日產的在華產能。項目總投資98.51億元人民幣,建設期為2019年1月~2022年12月,將形成年產30萬輛乘用車多品種生產能力,其中包括乘用車(含傳統(tǒng)燃油車和純電動車型)及其他類乘用車(含傳統(tǒng)燃油車和混合動力車型)。

本田計劃到2019年將其在華產能提高2成,從108萬輛提升至132萬輛。其中,通過引入一條新生產線,廣汽本田的產能將從60萬輛提升至72萬輛。本田社長八鄉(xiāng)隆弘日前表示:“中國充滿了有助于誕生新技術的革新力量,是我們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睂嶋H上,本田在華產能利用率達129%,已經是超負荷運作。因此,早在去年年底,東風本田就“接管”了神龍汽車第二工廠,該工廠產能為15萬輛。

今年1~7月,日本主要7家車企在華新車銷量累計約為265萬輛,同比增長5%。如果保持這個增速,到年底總銷量有望超過500萬輛。與此同時,這7家車企今年在日本的本土銷量預計為490萬輛。也就是說,日系車在華銷量有望首次超過日本本土。

渴望躋身第一梯隊

近20年來,通用汽車和大眾集團一直牢牢把持著中國車市第一梯隊的位置。2017年,通用和大眾在華銷量均在400萬輛以上,其中大眾集團為406萬輛,通用汽車為405萬輛。而在日本車企這一輪產能擴張潮中,豐田和日產的目標都很明確,都希望緊追大眾和通用,在中國市場上躋身第一梯隊。

如果按照豐田的規(guī)劃,到2030年其在華年銷量將達到400萬輛左右,具備了沖擊中國車市第一梯隊的實力。日產CEO西川廣人則明確表示,日產希望突破第二梯隊,進入第一梯隊,成為繼大眾和通用之后的中國第三大汽車制造商。

據日媒報道,日產也計劃投資約9億美元,到2021年將在華工廠產能提高40%。2017年,日產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達到152萬輛,超過本田的144萬輛和豐田的129萬輛。日產內部人士稱,到2022年,該公司在華銷售目標為260萬輛。為實現目標,2022年之前,日產計劃在華共導入10款以上新產品,將銷售網點增至2000家,實現全國城市100%覆蓋,并加速導入“智行科技”。

戰(zhàn)略轉變幕后有因

日本車企之所以將戰(zhàn)略重心轉移到中國,原因之一是作為其重要搖錢樹的美國市場前景不明。一方面,美國汽車市場增長陷入疲軟;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主張加征關稅,給包括日本車企在內的外國汽車廠商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繼對汽車重要原材料——鋼鐵和鋁征收高額進口關稅后,特朗普政府還計劃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征收25%的關稅。對此,在8月初的財報發(fā)布會上,豐田方面表示,美國提高汽車和零部件關稅將導致美國生產的車輛成本上漲,同時從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成本也會上漲,其盈利能力將受到“重大影響”。

按照豐田方面的估算,如果征收25%關稅,美國當地生產的每輛汽車成本大約會上漲1800美元,而進口到美國的每輛汽車成本大約會上漲6000美元,這相當于豐田在美新車平均售價的20%左右。根據美國政策的變化,豐田可能需要大幅改變策略,包括提升車輛售價。

豐田高級總經理白柳正義稱,目前豐田在預測其全年利潤和銷售額時尚未將美國關稅因素考慮在內,但影響將是巨大的。豐田2017年從日本向美國出口了70萬輛汽車,如果不采取措施,每年將增加大約47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88億元)的關稅成本。日本汽車分析師杉本浩一表示,豐田的謹慎反映了其對未來的擔憂?!叭绻绹念~外關稅促使日本汽車制造商重新考慮他們的出口目的地,亞洲將成為一個更重要的選擇,不僅有地理位置優(yōu)勢,而且該地區(qū)增長潛力很大。”他說。

電氣化成發(fā)力重點

從日本三大車企在華增產的規(guī)劃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將是他們未來在華發(fā)展的重點。以豐田為例,據天津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的官網顯示,天津一汽豐田泰達工廠12萬輛產能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已經獲得天津市發(fā)改委批準建設,建設資金為17.62億元人民幣。豐田計劃到2025年推出10款純電動汽車,其中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將于2020年推出。

8月27日,在東風日產廣州花都工廠,隨著一輛軒逸·純電車型駛下生產線,東風日產1000萬輛整車產量正式達成。這也是日產品牌在中國量產的第一款純電動車型。軒逸·純電的下線,標志著日產吹響了角逐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號角。按計劃,到2022年,東風日產將發(fā)布20款新電動車型,包括5款純電動車型和15款采用日產e-Power技術的車型?!爸袊窈髮⒃谛履茉雌嚨钠占胺矫嬉I全球。日產將為中國各個群體的消費者提供有魅力的新能源汽車?!比债a社長西川廣人表示。

中國也是本田電動汽車戰(zhàn)略的核心市場。本田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曾公開表示:“2018年是本田的電動化元年,我們將和合資品牌——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共同推出中國專屬電動車型?!北咎镞€計劃到2025年在中國市場投放至少20款電動車型。

“中國致力于普及新能源汽車,自2019年要求車企生產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車。為此,除了中國品牌外,包括日本車企在內的跨國車企也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開發(fā)?!比毡尽懂a經新聞》指出。事實上,日本《產經新聞》在分析車企在華擴充產能的原因時提到一點:“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參觀了位于北海道的豐田工廠,中日兩國經貿關系進一步加深?!睂Υ?,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李克強總理訪問日本時特地參觀了日本車企,對日本車企的技術還是比較認可的??偫碇饕戳诵履茉雌嚕@對于日本車企而言也是一個明確的信號?!?/p>

(責編:牛建峰)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9-05
北美風險上升在華擴張 日車企發(fā)展重心轉向中國
由于日本車企最大的市場——美國車市已逐漸飽和,再加上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帶有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使得該國車市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上升。與此同時,雖然中國車市變冷,然而日系車在華銷量增長勢頭不減,大大超出整體市場表現。因此,日本車企將發(fā)展重心轉移到中國市場,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