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1億日元的“機器人觀音”問世,為普羅大眾講解佛義

日前,日本高臺寺展示了智能機器人觀音“Minder”,旨在向現(xiàn)代人簡單易懂的闡明佛教的教義。

據(jù)了解,“Minder”由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等人協(xié)助研發(fā),研發(fā)費用為1億日元(約600萬人民幣)。外形方面,“Minder”高約195厘米、重約60公斤,頭部、手臂和軀體可以轉動,左眼內裝有攝像頭。

研究人員已經在“Minder”的系統(tǒng)中編入了可以講述關于《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佛語的程序。屆時,該機器人將配合利用光雕投影技術的夢幻畫面及音樂進行合掌或講經。

從現(xiàn)場發(fā)出的演示視頻來看,“Minder”定位為女性,在講解的過程中會自行轉動自己的軀干,同時配有另外的一些肢體、臉部動作。僅從聲音判斷,若沒有提前知曉“Minder”的本體是一臺機器人,相信有不少人會認為這個在講解佛義的平和嗓音屬于一位溫柔的女性。

據(jù)悉,“Minder”將于3月8日至5月6日向公眾開放。而在今后,“Minder”的功能也將進一步升級,譬如基于左眼攝像頭的圖像識別功能,配合人類做出相應的動作。

眾所周知,相比于其他國家,日本在機器人方面一直存在極大的憧憬和熱情,這一點從他們的一些文化動漫作品中就可看出,譬如那部已經享譽全球的動漫《機動戰(zhàn)士高達》。而基于濃厚的興趣,日本人在“折騰”機器人方面也是樂此不疲。

在將機器人放在寺廟并塑造成“佛義講解員”之前,日本人已經將機器人放在了許多不同的工作場景中,比如醫(yī)院內具備人類仿真外形、可作出多種表情的機器人護士,又比如禮堂內替代人類主持喪禮活動的機器人牧師,甚至還有機器人在人類的推動下去參加了市長選舉,并承諾“為每個人提供公平、平衡的機會”……

可以看到,就應用而言,有了人類幫助的機器人正逐步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日本人在這方面的腦洞也可謂是近乎極致。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也正是因為這些應用的存在以及未來實施的可能性,人們才有了不斷為此嘗試的動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贊助商
2019-02-26
身價1億日元的“機器人觀音”問世,為普羅大眾講解佛義
日前,日本高臺寺展示了智能機器人觀音“Minder”,旨在向現(xiàn)代人簡單易懂的闡明佛教的教義。據(jù)了解,“Minder”由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等人協(xié)助研發(fā),研發(fā)費用為1億日元(約600萬人民幣)。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