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阿爾法圍棋”橫掃中韓等國頂級棋手,10月它又被自己的新版算法“阿爾法圍棋-零”戰(zhàn)勝。人工智能領域的一系列新現(xiàn)象、新突破,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無論是將人工智能稱作“下一個風口”、“最強有力的創(chuàng)新加速器”、“驅動未來的動力”,還是關于它會不會比人類更聰明、甚至取代人類的爭論,都說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來發(fā)展高潮。
與以往幾十年不同的是,人工智能這一輪高潮,是科技進步的水到渠成,也是與生活和工作相關的科技應用快速發(fā)展的結果,被嵌入十分廣泛的生活場景中。有科學家因此認為,“我們或許將成為與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不怕機器記性好,就怕機器會學習。像“阿爾法圍棋”這樣的機器自我學習技術基于三方面要素: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強大的運算能力以及深度學習技術突破。它們共同造就了語音、人臉識別準確率的驚人提升,更加自然的人機對話,乃至可以像“阿爾法圍棋”一樣去找尋規(guī)律、自我決策,其中最核心的是深度學習。
那究竟什么是深度學習?一是通過算法給機器設計一個神經網絡;二是通過大量標定的數(shù)據(jù)樣本訓練神經網絡,讓它認識外部世界。以前,一個應用要通過非常精確的算法來描述,但是今天,我們不知道該用什么精確模型來教計算機,只能拿非常多的數(shù)據(jù)樣本讓機器比對學習,舉一反三。
具體到“阿爾法圍棋”,它還使用了強化學習和蒙特卡洛樹搜索等技術。后者是一種啟發(fā)式的搜索策略,能夠基于對搜索空間的隨機抽樣來擴大搜索樹,從而分析圍棋這類游戲中每一步棋應該怎么走才能夠創(chuàng)造最好機會。
只需要先教“阿爾法圍棋”一些人類摸索出的基本下法,然后讓它與自己大量對戰(zhàn),就可以飛速提升水平。而“阿爾法圍棋”的最新版本“阿爾法圍棋-零”具備了無師自通的能力,在沒有人類知識與對決訓練的情況下,“從零開始”自己與自己對弈,僅3天后就戰(zhàn)勝了自己的前輩。
搜狗首席執(zhí)行官王小川認為,識別、決策、生成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應用。例如,在決策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提高決策效率,提升商業(yè)效率。
“我們已經在金融、醫(yī)療和教育等方面看到這些應用。在識別和生成領域,人工智能的進展已使人機交互越來越自然,這也是我們感興趣的領域。從歷史趨勢上看,機器在逐漸適應人,并已為人類分擔了許多具體工作?!蓖跣〈ㄕf。
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楊強等眾多全球頂尖人工智能專家都認為,人工智能下一個重要突破口是“遷移學習”,這也是人工智能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簡單說,“遷移學習”類似中國成語里的“觸類旁通”,就是機器將在一個領域學習掌握的技巧、經驗和能力,遷移到一個新的有一定關聯(lián)的領域里再應用,這樣在新領域里,它就能省去大規(guī)模數(shù)據(jù)訓練,只需一小部分數(shù)據(jù)就能迅速“成才”。當機器具備這種能力后,將使人工智能邁入全新層次。
按照人工智能“弱智能”、“強智能”和“超智能”的劃分,當前乃至很長一段時間,人工智能還處于“弱智能”階段,還只能局限在特定的封閉領域。比如,“阿爾法圍棋”只能在封閉場景通過數(shù)據(jù)樣本學習和對弈訓練提高下棋能力,并不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到了“強智能”和“超智能”階段,人工智能就能像人類那樣學習、決策和反思,解決不同領域的各種復雜問題。
盡管如此,僅靠當下的人工智能技術水平,人類就已經對機器的計算與“算計”產生高度依賴了。從購物網站的精準推送到電視劇的編劇、再到無人駕駛汽車,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可謂無處不在。(人民日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